第382章制度
女官代替太監,這沒什么好大驚小怪。
不要因為太監傳統的歷史悠久,就覺得太監絕對安全了,這東西失控起來的破壞性,可點不比文臣武將作亂來的小。
別的不說,就說唐朝的太監,屠殺文官,動輒廢立謀害皇帝,跟特么吃飯喝水樣簡單。
自安史之亂后,唐皇將權力交托到太監手里,認為太監都是無根之人,只能依靠皇帝,不會背叛自己,可完全沒想過太監已經是無根之人了,那就是沒有弱點破綻。
文臣權力再大,那也有家族,也有妻兒,這些都是正常人軟肋,而太監不是正常人,正常人該有的軟肋太監自然也沒有。
不僅沒有軟肋了,太監已經斷子絕孫,幾乎不可能做到無欲無求,他們只會比正常官員更加貪婪,更耽于享樂腐化。
歷朝皇帝喜用太監,無非看重了太監無后,就覺得太監可以信任,利用太監跟文臣爭權。
但不客氣的說,皇帝都需要用太監跟文臣爭權了,那這皇帝的權威能力確實是不怎么樣,就算有太監助力,多半也斗不過文臣,反而還可能被太監給賣了。
相反,要是皇帝非常強勢,能用太監壓得住文臣,那也沒必要再用太監,直接自己掌控文臣,還能跳過太監這個權力貪腐的中間商。
太監和女官并非主要,內廷和外廷的權責分配才是重點。
來開會的內閣各部重臣,作為文臣,又是外廷官員,他們肯定不喜歡太監,但完全沒有太監,又讓他們有些不太能接受。
只是漢王乾綱獨斷慣了,決定好的事情不是他們能勸說更改。
已經完事的顧景,不得不開口問道:“大王,若是內廷使用女官,而廢用太監,這女官制度又該如何”
聶宇說道:“內廷女官,與之前的太監職責相通,除了不得干預過問外朝,其余該有什么就有什么,只是不再使用太監。而女官選任,就從宮女中選任,但要定下一條,選任女官者不得充入后宮。還有,除選任女官者,普通宮女到了二十五歲,必須出宮發給俸銀放還。”
宮女二十五歲出宮放還,這是偽清就已有的定制,康熙規定宮女三十歲放還,而雍正降至二十五歲放還。
而且,不光要放還,還要視工作年限,再給發放白銀,相當于宮女們在皇宮磋磨年華的養老金。
至于宮女出宮,會不會泄露宮闈秘事
這些你能想到,古人當然也能想到,宮女出宮放還前,都會有專人去提醒不得泄露皇宮消息。
就算沒人提醒,實際也不會有人去傻乎乎的透露,因為你可是在皇宮當過宮女的,哪怕出宮了地方官府也會時刻盯著。
古代這種交通不發達、管理嚴苛的環境下,你的族譜籍貫可都是登記在冊,跑都跑不了,但凡無意間泄露半點消息,九族以內雞蛋都給你搖勻了。
而且,說句不太嚴謹的,有時候也需要宮女們泄露點宮闈秘聞,要不然那些閑得蛋疼的讀書人,可就要發揮想象力唐編狗史了。
比如乾隆是漢人,皇太極戴過綠帽子,努爾哈赤賣過溝子……
聶宇簡單定下了女官選任和宮女放還制度,主要還是女官不得入后宮,入后宮不能做女官,確保了內廷和后宮無法勾連。
剩下的女宮和內廷細節,那就是禮部需要考慮的事情,聶宇只要負責給出大的框架要求,讓內廷、外廷相互分明,互不干涉。
顧景又問:“后宮要不要改制”
聶宇搖頭:“后宮還是維持原樣,該怎么來就怎么來,不必特地更改規矩。”
聶宇沒動什么要更改后宮制度的心思,因為他自己就是個正常男人,要是真定下什么后宮規矩,可能連他自己都沒法遵守。
既然如此,那就干脆不動了,也省得后代想盡辦法去鉆空子。但女官不得入后宮,這個必須嚴厲禁止,還要在登極后寫進祖制。
因為這涉及到了內廷、后宮以及外廷三方的權重,就算讓后代想盡辦法去鉆空子,也不能讓他們太輕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