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宮女、女官為妃的皇帝,歷史上真的太多了,甚至都有納大二十歲的奶媽做貴妃的,必須防患于未然。
劉駿突然說道:“大王,新朝始立,宗人府、詹事府、上書房、鴻臚寺及大理寺,這些也應恢復設立了。”
詹事府、上書房、宗人府、鴻臚寺及大理寺,這五個新部門里除了上書房和宗人府來自偽清,剩下三個基本都是歷朝常設機構。
先說鴻臚寺,鴻臚寺主管外高事務,又兼管科舉部分事宜,不設立的話,那這些工作權責,都得禮部去干。
不僅禮部會變得很忙,人手不足,還會讓禮部權力擴大,甚至有可能染指到即將開放的海關。
大理寺,這個部門屬于三法司的一部分,之前一直都是刑部在兼領大理寺的權責。
大漢沒有稱帝建制前,這么搞問題不大,但馬上都要稱帝建國了,刑部和大理寺必須分開。
二者繼續合并,等同于刑部同時掌握立法、司法、復核大權。
三權合并,無人制約。
放任維持現在,刑部審案司法,就可以無所顧忌,因為無人可以復核駁回它定下的案子,要是卷入黨爭政斗,幾乎就是無往不利。
只靠一個都察院,根本壓不住大權在手的刑部,所以大理寺必須設置,這樣就可以形成三方循環監督。
三角形結構具有穩定性,數學是不會騙人的(doge.jpg)。
宗人府、詹事府、上書房,宗人府不用多說,管理皇室九族宗親的特殊機構,始于大明洪武年間,又被清廷沿用。
詹事府、上書房,這兩個部門嚴格來說應該算是一個,明清時期的詹事府都是先為皇子教育場所,而后逐漸發展為東宮班底,后又演變為翰林院遷轉場所。
上書房則是偽清完成了詹事府職能轉換后,為了遞補詹事府的皇子教育職責,所專門設立出來用于教導皇子的特殊機構。
劉駿把這兩個部門拎出來讓聶宇設置,基本就是暗示聶宇登極以后,該考慮一下皇室子孫的教育問題了。
聶氏皇親數量不多,就只有聶宇這一脈,還有個遠房表親,正在湖南當官的叔父聶霖。
他這叔父是真躺贏,除了前期幫著干了些事情,后面就慢慢在地方平穩做官,這官當著當著就要當到皇親國戚了。
之前聶宇是漢王,不著急大封群臣,最多就賜了朱五(殺盡王)、張正謨一人一個爵位,另有蔡牽的鎮海侯爵。
三個人的封候,都是帶了明確政治目的。
而在大漢王國內,暫時還無一人封賜爵位,包括聶宇的叔父聶霖。
不過,馬上就快要稱帝,這一稱帝,手下的文臣武將有功的都要封爵賞賜,而他這還在地方安穩做官的叔父聶霖,無功也要給個爵位。
而且,最低也要能世襲的爵位,不給爵位,百姓官民就會多想,的覺得他刻薄寡恩,做了皇帝,連自家族人都不愿給個爵位。
這要是對待百姓官員,豈不是更殘暴
聶宇收回思緒,說道:“宗人府可設,詹事府和上書房就不必了,孤不是已經設立學府制。正好這滿城也在拆毀,里面應是有不少閑置房屋,可選取一部分修建皇城學府。”
“皇城學府”顧景有些疑惑。
聶宇說道:“對,皇城學府,設在今后的皇城內,專供日后的皇子、宗室進學讀書。”
(皇城不是紫禁城,而是包括紫禁城在內的龐大建筑群,同樣也是南京的滿城所在,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的組成六部、五軍都督府這些都在皇城辦公,內閣則在紫禁城辦公,二者互不干涉)
劉駿問道:“皇子宗室……也包括太子”
聶宇點頭:“既是皇城學府,太子當然也要視同仁,首批進學者可遴選考核一些聰明伶俐的同齡學子,跟隨太子、皇子一起入學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