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起案子第二天就傳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
聽完了案情之后,朱元璋氣得一巴掌拍在了兩寸多厚的案桌上,震得茶碗都跳了起來。
身為底層百姓出生的他,最見不得的就是欺凌百姓之事。
更不要說這些百姓,還是陳寒召集過來翻修京城道路的。
這才幾天啊,十天的時間而已,就出現如此大的事件。
而且還是吏部尚書兼左都御史詹徽的兒子帶頭。
詹徽此人在開國之初,的確是一個很好用的人,可是時間長了就發現,這個人喜歡揣摩上意,更喜歡拍他的馬屁。
這要是放在平時,朱元璋也就不當回事。
可如今正是改革進入到如火如荼之際,陳寒與工部尚書沈縉打下那樣的賭。
半年之內要修好京城的主干道,需要倚仗的就是民心得力。
卻出現紈绔子弟凌虐百姓之事,這要是不解決好了,民心一散,小了說陳寒修路計劃要耽擱不少時間。
往大了說,改革派都沒辦法保護百姓,那大家對改革還會有信心嗎?
想到這里,朱元璋當即拍板:“速速查辦,咱要親自去現場看一看。”
……
三山門外。
陳寒他們沒有離開城門邊,就地保護現場。
那八個紈绔子弟和二十名巡邏的兵丁,都在現場不準走動。
詹徽這個人在官場上還是有修能量,所以很快就得知被自己禁足在家十天的逆子,剛剛放出去就犯下如此大的罪。
而且還被陳寒逮個正著,那不是往虎口里送?
所以清晨起來,他比刑部比朱元璋比太子他們都要早一步地來到了三山門外。
此時城門外,陳寒和夏元吉就坐在臨時搭好的木棚子里。
不遠處就是那三名受害者的遺體。
詹徽剛出門就碰上了沈縉。
沈縉此時也關心著自己的兒子。
他也是得到消息之后趕緊的往城外趕。
兩個人就在城門口匯合了,身為這一次事件主導者的父輩,兩個人同樣是火急火燎。
見面之后連話都不敢多問,直接是向著榻房而去。
剛到榻房,就看到搭起來的木棚以及陳寒他們。
甚至在城墻根邊上就看到了被錦衣衛看押的詹翊和沈邵。
詹翊一看到自己的父親當即大喊:“爹,救我!爹,快救我啊!”
沈邵看到自己的父親也大喊起來,“爹,我們是冤枉的,我們被他們冤枉了,我們沒有殺人!”
到了這個時候,他們還在狡辯。
他們這么一喊,邊上的工人都是憤怒異常。
有好些工人恨不得直接抄襲扁擔來打死他們。
詹徽和沈縉瞥了一眼在城墻根下邊的八個人,冷哼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