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之所以樂的嘴角都要咧到耳朵根后邊去,就因為自家的兒子在京城打開了局面。
“瞧瞧瞧,老五你就別笑得一臉奸笑,你以為我們不知道,你帶我們在大街上逛悠來逛悠去。
說是帶我們體驗一下京城的變化,無非是往三山口大街去。
我們都聽說了,就算我們家兒子來到京城一年也難得寫幾封信回家,可是信上也提到了,你家老大厲害呀。
小小年紀已經在京城讀書人圈子里邊,算是拔得頭籌。
寫的戲那是唱一個紅一個,現在更是得到了陳寒大力支持。
成立了大明工程學院戲劇班,帶著城里的戲班子到處唱戲。
以前都說戲子戲子,那也是下九流啊。
可現在在你家老大的帶領之下,那些戲子唱出來的都是老百姓們所想看到的,都是那些讀書人想要看到的。
讀書人也沒覺得戲子現在有多么地下九流了。
你家老大絕對是有大功德。
以后啊,要我說別讓戲子們供李隆基了,供你家老大才是正道的。”老三晉王笑道。
李隆基因為在后期喜歡唱戲,在皇宮梨園專門供著不少戲子。
所以被唱戲的供奉為老祖宗,從此之后,唱戲這一行,也叫做梨園行。
但是即便李隆基這個皇帝喜歡唱戲,后邊戲子們的地位依舊低下。
然而到了如今思想改革上面,陳寒鼓舞朱有燉帶著戲班在京城人多的地方唱戲,推廣新思想,用寓教于樂的方式推廣改革,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效果。
所以老三這才會說這樣的話。
老五周王倒沒有覺得這是在揶揄自己。
而是真心覺得用讀書人的方式,使天下百姓都能夠看到改革的變化。
這才是真正讀書人應當有的擔當。
朱棣這時候笑完了也說道,“還真別說這個陳寒,成了咱老朱家的人之后,沒給咱老朱家丟人。
這一年來都看得到,就光是我所知道的,在棉服棉被還有火槍兵這方面,這小子立功不小。”
一說到軍事方面,老三晉王也是很有發言權,這哥倆,一個在北平,一個在太原,都是邊關重鎮,都在軍事上面舉足輕重,所以探討起來很有共同話題。
尤其是這一年來,除了給東征軍培養火槍兵之外,神機營培訓出來的火槍兵,給北平和太原各增兵兩千,都是火槍兵,都有非常優秀的表現。
即便是驕傲如朱棣和晉王這樣的百戰將軍王,也得對陳寒所提倡的這種新的兵種感興趣,同時佩服到極點。
周王更是指著大街上面的水泥路面,給兩個兄長介紹,“三哥、四哥,你們看看這水泥路面。
按照我家老大所說的,那可是陳寒發明出來的配方搞出來的。
這種水泥,兩個優點。
第一,鋪上路面之平坦,而且堅固;
第二個優點,不怕被水泡。
兩位兄長,你們想一想,這要是咱們大明全天下都鋪上了這樣的路面,即便是在下雨天急速行軍,還有因為下雨天就耽誤行軍速度的說法嗎?”
說著周王更是用力的踩了幾腳的水泥路面,“你們踩一踩試試看,其實水泥路面才是現在京城最大的變化。”
燕王朱棣和晉王早就發現了。
可是當他們聽完了周王的話之后更加是驚詫萬端。
這也是戰爭之時的利器。
燕王更是想到,如果在北平和太原之間修建這么一條快速道路,那么今后兩邊的重鎮哪一方發生了敵情,都可以迅速增兵。
最重要的是糧草的運輸,將會大大減少路上耽誤的時間。
他們兩個經常打仗,很明白軍情如火,戰機轉瞬即逝。
很多時候不能夠去追擊敵人,都因為害怕將補給線拉得太長。
一旦被人家截斷糧道,就意味著完全喪失戰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