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些事件的時候,沒有考慮到當時的氣候環境。
沒有考慮到當時大唐即便是強大。
可是依舊要面臨著異族頻頻騷擾的難處。
所以他們沒有理解李世民當初這么做的原因。
而現在仔細這么一想之后,好像還真的是如此。
當初的李世民如果不是用這種相當于與異族和解的方式,去與他們打交道的話。
或許異族的國家一旦形成強力,即便是大家都可以在溫暖的氣候之下生存。
可是占有欲望的強大之后,侵略他國帶來征服感,這種事情還是時有發生的。
就如同當年漢朝時候的匈奴,為何要與南邊的漢朝如此的斗爭。
其實明明大家都身處于溫暖氣候,可是為了互相消滅對方,互相的解決對方這個大麻煩,還是大打出手。
這種可能性也是有。
所以李世民的這一套政策之下,取得的效果還是相當不錯的。
至少在有唐一代,除了唐朝本身兵力強大、國力強悍,能夠抵御異族的入侵之外。
這種懷柔政策,也在很大程度上,削減了各異族對于南邊農耕文明的侵害,使大唐真正迎來一個盛世。
至于后邊契丹、女真、黨項的強大,這是李世民是無法預料到的。
只能說老天爺給中原的農業民族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
想到這里,陳寒心思更加的活絡起來。
小課堂當中,其他的王爺,尤其是燕王朱棣更是陷入到了沉思當中。
因為他現在才發現。
如今大明王朝的情況,和任何一個混亂的處于寒冷期的大一統王朝所面臨的問題是一樣的。
那就是北邊的那些個游牧民族,即便是現在,也時不時要南下侵略。
不管是蒙古人還是女真人,不管是山西北邊,還是北平北邊,尤其是遼東的女真人。
他們為何蠢蠢欲動?
為何總是不安分?
為何明知道現在大明王朝已經如此之強大,可是他們依舊不停地挑釁?
原本以為那是挑釁。
原本以為那是死不悔改。
尤其是元朝余孽,為何一次又一次地想著南下。
現在終于是在這里找到了答案。
或許真的如陳寒說的那樣。
寒潮一直都在持續。
北方尤其寒冷。
大雪封山之后,草場被大雪覆蓋。
草都被凍死,牛羊沒地吃喝,大片大片地死亡,游牧民族就只能等死嗎?
不!
他們為了生存,就必須得要一次又一次地來撞南邊的這一道南墻。
即便明知道,現在大明的國力空前的強悍,但他們依舊要嘗試。
因為他們要延續種族的生存。
當陳寒的這一堂課講完了之后,在座的晉王、燕王、遼王、寧王這些鎮守九邊的塞王們,一個個是醍醐灌頂。
但是他們也陷入到了焦躁當中。
如今寒潮在持續。
也就意味著,他們永遠不可能從防御游牧民族南下的戰爭當中解脫出來。
這個泥潭會永遠地陷住他們,一直到大明滅亡。
而接下來的劇情也會相當的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