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全天下的目光都在盯著改革成果!!
陳寒和朱標這個時候也發現,如果這一仗不打的話,對于大明來講將會是一個特別遺憾的時機。
雖然這個時機不一定是很好,燕王朱棣只看到了此時在北邊草原部落抱團一起,準備來一票大的,覺得這個時候進行一波反攻,是特別好的機會,能夠提振北平將士們的士氣,對于陳寒來講也算是比較好的時機。
可是對于大明王朝來講,其實并沒有準備得那么好。
很簡單的一個道理,在如今的這種環境之下,其實糧草的供應還沒有達到一個讓陳寒覺得非常合適的契機。
現在大明王朝雖然已經開始儲備了糧食,也已經進行了兩年多,但并沒有太好的完全能夠解決現在大明王朝的糧食緊缺問題。
一開始陳寒沒有想過說馬上要進行對外作戰,然后利用這些個糧草供應大軍。
而是想著以一到兩年的糧食儲備全部轉移到西北地區、西南地區,這些地方還很缺糧食。
正因為缺糧食,所以那邊的糧價非常貴,搞得百姓們苦不堪言。
他現在要的是先要讓百姓們能吃飽飯,而不是這種情況之下還去作戰。
這與自己的理念有點相背道而馳,而且他已經開始做了這方面的打算。
只有均衡發展,那些個地區才有更大的市場潛力。
說得更具體一點就是,南邊往北邊打,不占優勢,同時又是客場作戰,沒有可以從邊上征糧的基礎。
從朱棣報過來的情報上看,如今草原部落集結的兵馬直接達到了十萬左右。
陳寒和朱標都很明白,其中到底是因為什么,尤其是朱標說道:“老四現在之所以如此著急,一是看到了遼東滅掉了女真人,二是看到西北殺虎口與蒙古人而戰之后宣大一帶,已經逐步的取代了北平的地位,再這么下去,北平的將士必然心生墮意,軍心不穩之問題必然影響大局,所以這個問題必須要解決,這一仗打的不僅僅是一場戰爭,更打的是將士們的精心士氣。”
這種話一旦說出來就傷了北方將士們的雄心壯志。
朱標說得很明白,所以這一戰就要考驗一下國力能否支撐了。
但西北地區也必須得慢慢地進入。
朱棣一直心心念念的陳寒儲備下來的那些糧食,現在根本不可能實現大量的運往北邊,去供應他的大軍吃喝。
好不容易有這么一場大戰,怎么能說放棄就放棄,難道讓我們龜縮在城里面,任由蒙古人騎著馬在城下面囂張跋扈嗎?
這就意味著朱棣必須也帶同等,甚至更多兵力前往北邊。
他不好意思直接告訴朱棣說,我們現在沒有打算讓你去打仗,我們只是先解決了老百姓吃喝的問題,至于你打仗就先往后拖一拖,不用那么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