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聽完后哈哈大笑,“我大明現在可是與前朝不一樣,前朝有水泥路面嗎?前朝有紅磚鋼筋房屋?前朝有那橡膠輪胎?你所說誰不會知道,可你可知現在科技方便了多少運輸?你一直都在中原封地之內待著,沒有看到陳先生現在的改革推動了我們大明往前邁進了多少步。
divcss=contentadv你可能不知道,運輸線現在只要有了水泥便可以保障,便可一日千里。
你可能不知道,我們大明從小日本那邊搞來了多少黃金白銀,已經堆積得無法花完,而之所以要建設城市連接起來形成巨大的城堡無非是限制那些游牧部落的機動性。
至于你說的糧草問題,看完陳先生跟我們所展示的糧倉建設以及糧食制度之后,本王覺得這完全不是問題。
只要你認真去研究一下陳先生現在的改革措施,你就會發現這一切的一切,在科技進步之后都不再是一個難題。
只要咱們按照陳先生所說的去做,北邊不需要囤積多少兵力,便能夠利用咱們的高科技武器,對那些騎兵進行遏制,火槍你可見識過?”
周王搖搖頭,中原大地現在哪里能夠見識到這么多先進的武器,現在的中原大地太過平靜了,沒有戰爭,就接觸不到那些改革的新科技。
燕王一伸手:“拿槍來。”
邊上有護衛立刻將自己手中的火槍遞給了燕王。
燕王拿著火槍遞到周王面前,“你可知這是什么?”
周王雖然沒有接觸過火器,但是他可是知道從宋朝開始就有火器的雛形,到了元朝突火槍已經很常見。
雖然現在燕王拿的這支火槍與突火槍有很大的不同,但大同小異。
“這不就是火器嗎?”周王的話語里邊并沒有對這種東西有多么大的期待。
火器這種東西早就出現了,只是火器一直取代不了冷兵器,是因為填裝的速度太慢,而且精準度不夠,所以只能用于小規模的阻擊,對敵軍進行震懾,并不能夠真正的武器來使用。
朱棣哈哈哈一笑,“既然你知道,那就讓你來看一看,現在我們的遂發槍有多么的厲害,走,到靶場上去。”
燕王還是非常遵守規矩的,不能夠隨意地開槍。
畢竟這種東西打到人身上,那就是一個血窟窿,是會要人命的,非常危險,作為王爺他必須得以身作則。
帶著周王來到了靶場之后,燕王指著靶場遠處一百步左右的一個畫著紅圈的銅鑼靶子,“你猜我能不能一槍打中?”
周王看了看:“這里至少得有個一百米左右,太遠了,這根本不可能打中,鐵珠打出去是一個弧線,這我還是知道的,風一吹它就改變方向,如此遠的距離根本不可能。我聽說火器只能打中四十到五十步之內的物體,而且殺傷力都不大。”
砰的一聲!!
周王還在賣弄自己的那些學問,燕王已經開了槍。
只見得遠處那靶子砰的一聲,發出清脆的響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