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還說出了這么一番至理名言。
的確呀如果他們能夠將自己在北平府這邊的所知所感所想所看,都傳達到全天下去。
那大家伙就都能夠看到,原來在北平府不僅明軍士氣高昂。
甚至百姓們也是非常的支持將士們出征的。
他們聽到了太多關于這一次出征發生的感人故事。
比如有很多的百姓自發的組成運輸隊伍,前去將糧食給運到前線去。
更有不少的百姓自發的捐錢捐物。
將士們呢也是非常的士氣高昂。
即便有不少的百姓,親自將東西運送到他們的營地去,可戰士們卻沒有接受這些東西。
覺得此次已經有非常多的糧草運送到了前線,根本不需要讓百姓們破費。
可是百姓們卻依舊堅持要將東西全部運到軍營當中去。
甚至有很多的老百姓親自跟他們講。
當時那么多的這樣的事不允許我們把糧食物資送到軍營,但我們丟下東西就跑。
老百姓們在講這些話的時候充滿了自豪。
這種自豪來自于他們終于能夠幫到將士們。
這種自豪來自于他們也能夠給出更多的糧食物資給將士們。
這種自豪在于軍民魚水情。
將士們不愿意讓百姓們破費。
可是百姓們卻非要將糧食送到他們的手上。
就是想要讓將士們在前線,吃得飽穿得暖過得更好。
甚至不少文官在調查老百姓們的時候。
老百姓們非常誠懇的說道:
將士們都很年輕,他們到戰場上去拋頭顱灑熱血,我們本身就不太樂意。
那都是些年輕的好小伙,他們是大明的將來。
可我們這些人早已遲暮之年,根本不需要活得那么久。
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大明的將士如此一個高昂的士氣,是我們這一輩子的榮耀。
他們為我們拼命去流血去流淚,而我們能做的只是幫助他們將糧草運送到前線去。
是因為我們不想讓這樣的什么餓著肚子去跟異族韃子們拼命。
我們希望他們個個都能回來。
這次只損失了一百來人,就將這場仗給打完了,還俘虜了十幾萬異族韃子,對我們來講是最大的勝利。
甚至我們希望所有的將士都能夠平安回來。
他們是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傀儡。
當文官聽到這樣的話之后很感慨。
在任何時代,大頭兵對于老百姓們來講,和土匪沒什么兩樣。
兵匪一家,就是說這些個人的。
這些人殺良冒功,這些人搶劫百姓。
可是北平府的將士們沒有。
甚至對北平府老百姓們的親自運送的糧草,他們也不想接受,就是不想讓老百姓們破費。
這上哪去找如此和諧的軍民之情……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