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結果很可能就是,大明將要出動無數的兵力,花費無數的糧草,去鎮壓中南半島各個小國出現的暴動。
既然這種辦法會拖垮掉整個大明的活力會讓大明得不償失,陳寒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先行喂飽安南國這些利益既得者。
就比如老百姓,比如某些官員。
這樣才能刺激他們的積極性,才能讓他們多種糧食,才能多賣給大明,唯有如此大明能順利的度過最危險的那幾年。
陳寒現在為何要推動科學發展?
就因為科學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即便自己是個現代人,即便自己曾經在現代時候也以還原古代科技為噱頭,在網絡上博取了不少流量。
可是憑借他一個人的力量,無法推動革命。
思想上的革命,都必須花費無數的時間,更別說技術上的革命,這是必須得要無數的人才才能推動的。
所以陳寒在面對中南半島上的這些國家之時,說服了那些一心想要用武力占有中南半島的武將們,要把眼光放遠一點。
中南半島與小日本不同。
小日本那片土地占有了也就占有了,那不僅有國仇家恨,更因為小日本本身不產糧食。
那里唯一的有用的東西就是金子銀子和奴隸,但是中南半島不一樣。
夏元吉很明白陳寒的良苦用心,所以現在面對安南國上至君王下至朝臣,一同跪在自己的面前的求情,夏元吉冷哼一聲對國王說道:
“陛下,你我都是希望安南國與大明的貿易能夠正常化,都是希望兩國百姓從此之后能夠有好日子過。”
國王聽到夏元吉的話之后,將頭點成了小雞啄米,”對對對大人您說的太對了。寡人太希望安南國與大明能夠正常貿易。因為從這一年來大明和安德國的貿易來看,大明買賣糧食居然救活了大量百姓。”
我們的老百姓曾經因為只能產點糧食,又面臨著重稅而無法吃飽飯,大量百姓抱怨自家產的糧食喂了狗。官員以及寡人都面臨著巨大壓力。”
這個話倒是實話,雖說胡繼黎是個武將出身的國王,但是他要臉。
每每聽到百姓抱怨,他都覺得十分羞恥。
畢竟曾經也是統帥萬軍的大將軍,也曾經從底層爬起來。
更因為他自己本身就是普通百姓,進入軍隊從小兵開始,一路爬升到如今的地位,很明白普通百姓過的是個什么日子。
所以多多少少對老百姓們還是抱以同情的。
如今看到老百姓們日子漸漸有了盼頭,手上這點糧食能夠在大明商人那里換來,比國內高出三到五倍的價格。
不僅繳納賦稅不成問題,家里邊還有盈余,日子終于有個盼頭,他就明白,如今百姓對自己的統治越發的滿足。
他知道如果一直這樣下去,說不定他能夠成為安南國流芳百世的明君。
這么個名頭對他這個當國王的來講,實在太有誘惑力,
。
所以國王很愿意和大明合作,甚至祈求大明和安南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