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搞愚民政策稍微有點反智
對于某些女人而言,讓他回去找個人嫁了相夫教子可能是對他最大的羞辱就像對太后這樣的女人一樣,太后一心想要做的是跟男子一樣做國王。
甚至他想做的要比國王更好,他要將整個三弗齊帶領走向更加富強,他瞧不起新國王的所謂改革,覺得如今在整個三弗齊窮苦百姓是最多的。
如果不收窮苦百姓的稅光是收富有者的稅,根本不足以支撐三弗齊整個國家的運行,所以他對國王的改革嗤之以鼻。
所以他反對國王的改革,不僅因為國王的改革觸及了他們的利益,更因為他骨子里邊瞧不起國王的改革,覺得這樣不切實際。
于是他在夏元吉跟他說叫他找個人去嫁了的時候也對夏元吉說道:“你們明朝來了這里之后,也想要實行跟那國王一樣的改革,可是有沒有想過在三弗齊百萬人口當中,有九成九是窮苦百姓。
唯有剩下的那一丁點才是你所謂的富有者,如果僅僅只是向富有者收取高額賦稅,而對窮人者只收他們六到七成的賦稅,遲早有一天,會因為在富人身上收不到足夠的賦稅而無法支撐整個三弗齊各個衙門的運行。”
夏元吉聽完了太后的話之后對太后稍微有點改觀,至少這個女人還是稍微有點懂財務的,甚至可能他還對那些個微觀方面有一些研究,要不然他不會知道所謂的衙門各個運行之間需要多少銀兩來支撐。
而接下來太后為了在夏元吉面前表現,她的確對這方面有研究,立刻就說道:“如果下面的衙門沒有足夠的金錢來維持運行的話,的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朝廷對衙門的支出,似乎看上去朝廷有所收獲,而百姓也不需要繳納那么多的賦稅。
但是一旦這些衙門金錢不夠,支撐衙門平日的運行,或者有時要應付突發情況。
老百姓需要他們的時候,這些衙門將不再提供方便給百姓,其實到頭來危害的還是百姓。
而這個度則需要一定的掌握,既要滿足當地衙門的運行,同時又不能讓這些衙門造成國庫的負擔多收百姓的稅。”
夏元吉聽完了太后這番話之后開始重新審視眼前這個女人,說實話一開始他的確有點小看這個女人。
覺得這個女人政治眼光非常的短淺,甚至所謂的政治陰謀在他看來不過就是小孩過家家的玩意。
但是對于經濟這塊的理解,太后絕對要比明王朝很多官員都要透徹。
不少的儒家文官都覺得低賦稅才是對百姓最好的,然而這恰恰相反。
賦稅這東西就像平衡木一樣不能多也不能少,只能保持一個平衡狀態。
也就是說賦稅一定要有過重和過輕,都不利于國家的發展,唯有保持一個平衡狀態才是最為健康的。
太后說這么多,就是在力頭告知夏元吉夏元吉所謂的改革以及國王的改革都是錯的,不能將太多的賦稅都讓富有者來交。
因為基于人數的關系,富有者的人數絕對要低于百姓的人數如果,僅僅只是向富有者交稅,老百姓不交稅,那就會產生巨大的錯誤。
不要覺得低賦稅就是對百姓好的,其實恰恰相反,老百姓想要活得更好一點,保持一定的賦稅,保持當地衙門正常的運轉才是對他們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