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種多數人其實在六號是占多數的。
這里邊雖然有因為這幫讀書人,為了生存下去而不得不這么做的理由。
但是更多的是因為某些讀書人本來就人品惡劣。
他們握著手上的這一點權利盡可能的去刁難別人。
即便知道那群老百姓們其實已經過的很慘了,但在他們的眼里,只要能夠讓自己的金主可以多信任自己一點,他們是什么事都干得出來的。
這樣的讀書人就是敗類。
王大海和劉百戶看著下邊的議論沒有說話。
劉百戶被推出來,是要讓他告訴這里的讀書人以及想要去讀書的那些一個普通百姓,今后可以通過一些辦法,讓你們的家人也可以去讀書。
這樣一來的話,你們也能夠像那些個讀書人一樣掌握著話語權,掌握著輿論就不會再被人給愚弄。
所以劉百戶自己還不知道要說什么的時候,就看到下邊的老百姓們已經在開始聲討曾經的那些讀書人。
舊派讀書人是想借著此次明朝過來的機會,再一次掌握主動權。
甚至想著如果讓明朝單獨將自己的人集合起來,另外教一套那就更好了。
這樣自己在面對科舉考試的時候,就要比普通的老百姓們有更多的機會。
這樣一來的話,即便那些個普通老百姓們曾經在被自己欺負之后有很多的怨言。
可是現在也只能是,再一次把那些怨言給咽到肚子里面去。
說實話,自己的確在很多的事情上面對此地的老百姓們多有刁難。
可是那又如何,在他們的眼里之前的那些行為純粹就是拿錢辦事。
純粹就是那些地主老爺們干的,我們最多只不過是個出主意的而已,這還能怪到我們頭上來嗎?
如果這都能怪怪到我們頭上來的話還有天理嗎?
甚至他們還想著說,憑借著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至少可以讓明朝來的人,了解到我們的苦難。
然后多多的將政策向我們這邊傾斜一點,這樣一來的話那就好辦了。
即便那些個臭老百姓叫囂的再是厲害又能怎么樣,還不得以后乖乖的匍匐在我們的腳底下。
甚至即便是你們被欺負了,以后也只能是閉上伱們的嘴。
最好是一句話都不要說,要不然的話等待你們的將會是你們無法承受的后果。
但是沒有想到的是,好像明朝這一次并沒有想著要順遂他們的意愿。
一直都沒有說話反,而是站在上面,即便是看到他們嘀嘀咕咕的好像在商量,但其實并沒有拿出一個實質性的結果出來。
反而是那些個百姓們此時好像意識到了,將來自己也能去科舉讀書也能去考進士去當官。
這么一來的話,之前對于就怕讀書人的那些恐懼,一下子就消了。
尤其是看到此時這些舊派讀書人,一個個的臉上既表現出了對改革變法的期待。
同時呢又表現出對普通老百姓也能讀書科舉當官的。畏懼害怕,其實他們到底在害怕什么呢?
老百姓也不是傻子,當然能夠知道他們到底在畏懼害怕些什么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