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陳寒來到了這里之后也沒有想過說要去要求他們改變什么,只讓他們知道什么叫做強大便是。
大明王朝先用個幾年功夫將土地給占有,然后開始大量傾銷商品,控制整個南洋地帶的經濟,然后再以文化為輔,推行大明王朝先進的文化將這里的文化一一侵蝕掉。
即便這些人心中還有一絲復國的心思,但只要這一批人被熬死了之后,下一代人自然會為大明王朝歌功頌德,然后就像在歷史上東西開疆拓土那樣,慢慢的就融入到了整個中原王朝的懷抱當中。
這個過程雖然慢一點,但是非常有效,陳寒之所以要這樣做,就是因為導致大明王朝分崩離析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經濟問題。
就像有些人說過的,其實古代王朝就是資本主義國家。
在這個國家一片欣欣向榮的時候,那么資本家和百姓都能夠過上好日子。
可是資本是逐利的,他們一定會像大魚吃小魚一樣的慢慢的兼并掉,他們先是從兼并普通老百姓開始。
等普通老百姓被兼并的差不多之后,就開始互相兼并。
可是老百姓們一旦被他們吞沒的什么都不剩的時候,那就開始造反了。
所以利益是支撐整個中原王朝一代又一代傳下來的根本核心所在。
可是利益這個東西一旦喪失了,那么不管是世家也好,還是官員也罷,都不可能會聽從皇帝的調令。
因為皇帝已經沒有辦法給他們帶來利益了。
而陳寒想要給大明王朝續命,最好的辦法就是開張拓土。
盡可能的在有生之年,讓大明王朝有更多的地方種地。
大明王朝這個時代很可憐,就在于基本上整個王朝兩百七十多年都處于小冰河時期。
只不過是嚴重程度不同而已。
從明朝初年開始,小冰河時期的威力就開始顯現多災多難。
到了末期那小冰可能已經到了頂點。
很多人都說,明朝的滅亡是因為吏治的腐敗,其實這只不過是因為小冰河時期帶來的糧食減產造成的一個問題的總和。
就像每一個王朝開始那樣,大明王朝。經過了幾十年的戰火,有大批的富有者財富被清洗干凈,財富重新分配,土地也被重新分配,大量的百姓有了土地之后自然會開始欣欣向榮,所以開國前幾個環節只要不大折騰,一般都會迎來一個盛世。
而等到了中期開始,這種好的跡象就會迎來一個考驗也是一個轉折,因為到了這個時候,土地兼并的危害就開始顯現出來了。
糧食和財富主要集中在了那些大的地主手上,這些大地主經過了一百多年的土地兼并也,就是三代人的努力,終于形成了自己的產業。
而他們的產業通過他們自己的運作以及跟官府的勾結是不需要交稅的。
到了這個時候,朝廷就會出現一些問題,因為沒有辦法向前幾代那樣征收到足夠的稅收,各種問題就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