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制定的很多律法,就跟老百姓的口味很相同。
老百姓也很討厭當官的拿那么高的俸祿,因為老百姓一直都覺得你們這些當官的那肯定有很多灰色的收入,既然有這么多灰色收入,憑什么你們還要拿那么高的俸祿?
這也就是為什么,那些老百姓會跟皇帝共鳴,覺得皇帝這么做是對的,因為他們跟皇帝的想法是一樣的。
那皇帝當然知道他們在想什么了,這么一來,那些當官的還真有的時候是也啞口無言。
甚至可以說被整治的服服貼貼,因為還真就是他所想的那樣,老百姓們就因為相信了皇帝說的那些,所以下意識的就覺得當官的,你要是拿這么高的俸祿的話還得了。
你已經比我們這些普通老百姓要好過得多,所以你就不應該拿這么高的俸祿,你就應該清廉自守。
你就應該像皇帝陛下那樣,每天過的日子很艱苦。
人家皇帝自己也是非常的勤勞,你們這些當官的為什么說做不到勤勞呢?
那肯定是你們這些人有問題,既然是你們有問題,那就怪不了環境。
所以這么一搞的話,朱元璋本人在老百姓們那里的口碑非常好,可是當官的口碑卻相當之差。
他這樣做就極大的保障了民間的基礎,可是陳寒來了之后也直接指出來,你這樣干只會讓當官的越來越對抗皇權。
后來朱元璋也發現了這個問題,而且也發現這個問題還是非常嚴重的,因為正如陳寒所說的那樣。
由于自己一直都想讓那些當官的不敢伸手,制定了極為嚴酷的律法,但是沒有想到的是,即便是這樣,也不能阻攔那些貪官污吏的出現。
他原本以為大家伙有這樣的意識,應該很好辦才是,卻沒想到根本就不是那樣。
即便這幾次經歷了這么嚴苛的律法,即便所有人在看到自己殺了這么多官員之后,依舊沒有阻攔他們去貪污受賄。
他也反思了很多原因,卻怎么都不承認是因為自己給他們的俸祿實在是太低,同時這也僅僅只是一個原因。
剩下的原因是因為他的經濟制度有問題,或者說當時元末明初天下凋敝,在那種情況之下,就應該明白經濟一定會受影響,所以不能太過于苛刻。
那些當官的本來經濟就受到了巨大影響,你還讓那些當官的活不下去,那他們可不得為了自己能活下去而努力去撈偏門。
估計朱元璋是看到了這樣的問題,但是他不愿意改,凡是心里想著要求當官的自己要嚴格要求自己,要不然你就沒有資格當我大明朝的官員。
在這種惡性循環之下就可以看到,朱元璋治理之下的官員很是無奈。
因為他們既要活下去,同時呢又想活得更滋潤一些,可皇帝根本就不允許他們活的滋潤,反而是一味的要求他們必須得要艱苦樸素。
必須要把該做的事做完,不該做的事也得干完。
說實話他的這種態度還真就讓那些當官的厭惡,可是呢又沒有辦法。
在如此高壓狀態之下,當官的就只能先熬著吧,熬到你老死之后,我看下一輪環境沒有了這么強的威壓,沒有你這么厲害的手段之后能怎么把我們控制得住。
這也是為什么,等到了朱元璋后面的皇帝朱允炆登基后,立刻出現了劇烈的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