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辦法的確是有用的,但朱標很明白這就是一個權宜之計,如果不能讓這些官員真正的發揮主觀能動性,遲早這件事情將會成為所有人的拖累。
畢竟不是每個皇帝都是朱元璋,也不是每個大臣的都是陳寒這種拼命三郎,遲早有天一天他們能遇到那種偷懶的。
只要有那種偷懶的人出現那將會迎來災難。
所以陳寒現在在拼命的打補丁,就是希望將來的大明王朝靠的是制度建設管理官員,而不是靠這一個好皇帝或者一個強權大臣來管理天下。
如果僅僅靠著這兩樣的話那對于任何人來說,都是一場災難。
不管是對于朝廷來說還是對于天下的百姓們來說,都是這樣的。
也正因為如此現在的朱標還是有點擔心的。
朱元璋看到了他的表情知道他在想什么,“你就是想的太多,你總覺得現在的官員因為臣服于你爹咱,或者臣服于陳寒這個人所以才如此。
“而將來一旦你爹我走了……”
朱標聽到朱元璋說這樣的話再次板起臉來,“爹,我跟您說過很多遍您不要說這種喪氣話。”
朱元璋卻不勝其煩道:“你爹我也跟你們說過很多遍,這種事不是你我不去說不去想就不會發生,而是必定會發生。我們何苦為了一定會發生的事爭執。難道你說你爹長命百歲,你爹我就能活到一百歲了?”
朱標被說的不知道說什么好。
自從陳寒來了之后父親的心態發生了很多變化。
首先是對天下的事情不太關心了,只想著好好的休息,把一切政務都丟給自己,還美其名曰這是為了休養生息。
說起來這條理由倒是能說得過去,因為這么多年來自己的父親好像沒有真正的休息過。
即便是過年也只是在過年的當天休息一天,剩余時間倒是拼命的處理政務。
而陳寒到來之后卻明確指出。
很多事如果沒有您的批閱的話,其實非常的順利。
反倒是被您看了之后很多人的發言就成為了笑柄。
陳寒說過,很尊重老爺子您在天下闖蕩之時,所帶來的經驗,所以您覺您能看透所有的事。
可是陳寒有時候也會說一句。
事情都會發生變化的。
不管是人還是事情,時間將會改變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