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現在一樣,陳寒其實根本就不喜歡要給那些官員加工資,可是沒有辦法,因為如果不給他們加工資的話,那些官員肯定又會向老百姓們伸手。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考慮到全天下老百姓們的幸福安康。陳寒就只能是委曲求全。
想到這里,然后又是笑了笑,“其實你自己心里面怎么想的我還是很明白的,你根本就瞧不起那些當官的那些當官的在你眼里根本就是尸位素餐。
“那些當官的一個個的。就只知道向老百姓們索取,你在這種情況之下還能夠為他們著想,還能夠想著要給他們加點俸祿,讓他們不至于伸手向老百姓們要,已經是讓作為老泰山的我感到震驚了。
“其實挺難得的,讓你這個對那些官員如此痛恨的人,居然也能夠改變的想法,讓你如此痛恨的人也能過去,有這么大度的胸懷,這才是一個改革者應該要有的。
“就像當年的王安石,即便是那樣痛恨那些反對者,可是他卻從來沒有在任何人面前去對那些反對,怎么說一句惡言,甚至還覺得那些反對者是他的墊腳石使他們讓自己更加堅定決心去改革。”
朱標說到王安石的時候,陳寒其實也是挺有感觸的,要知道王安石當年面臨的情況跟自己是一樣的,而且比自己更加兇險的是,即便是當年的宋神宗一直都在支持當時宋神宗這個人的態度飄忽不定。
宋神宗就是一個聽到有人反對就立刻想要叫停的人,宋神宗就是那個一聽到反對意見就對彎彎時不信任的人。
宋神宗就是那個一聽到有人唱反調,他就想要思考一下的人,就因為他的飄忽不定才導致王安石的很多改革變法根本就沒有辦法實施。
其實有很多人在批評王安石的改革變法,但是陳寒卻要為他伸張正義,因為陳寒覺得王安石的改革變法其實是非常有用的,為什么一定要那么著急?很多人都覺得是王安石這個人性格不太好,是一個倔種。
很多人都覺得王安石是一個拗相公,所以給他的外號也好,給他的其他的安排也罷,其實一個個的都在扭曲王安石的這個為人。
當時的王安石如果真的有一點辦法的話,他會有那么的著急嗎?如果真的有一點辦法的話,他需要那么著急嗎?有一點辦法的話,他也不會用那么多心術不正的人。
當年的宋神宗在位看上去天下太平,但是北邊的壓力越來越大,每年往西夏和北方遼國的歲幣越來越多,這些東西都壓迫著,王安石必須要改革變法,必須得要強國富民必須得要讓朝廷有錢才能夠應付過來。
所有那些看客一直都在強調一件事情,那就是王安石的改革變法在一定程度上面把很多的社會上面的矛盾都給激發了出來,但是從來就沒有人去想象一下為什么這些矛盾會存在,為什么這些東西一直都是想解決卻又解決不了的。
其實并不是不想解決,而是因為那些個人本身就是利益既得者,他們根本就不可能會放過這么大的一塊肥肉,他們一個個的根本就沒有王安石的那種心胸。
他們為了自己的那點利益可以不擇手段,為了自己的利益,即便知道改革變法會有好處,也根本是不可能讓改革變法成功,因為改革變法成功了的話,就意味著他們會從神壇上摔下來。
就因為這么一點點自私,所以才讓改革變法不可能成功。
而現在陳寒自己也面臨著這樣的問題,因為他也想著要改革變法,也想要成功,可是越是想要成功,越是有人出來阻撓。
因為陳寒面臨的問題是一樣的,那就是有些人的利益被觸及之后,他們一個個的都跳了出來,要反對改革變法。
正是因為做了這些事情之后,陳寒才能夠更加明白當年的王安石要面臨的都是些什么樣的困境,當年的王安石應該也跟自己一樣,有的時候會感覺到非常絕望吧。
其實王安石一直都是想要做一個為國家為民族做點事情的人,他一直都是理想主義者,一直都想用自己的辦法來讓整個天下變得更加的富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