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寒不解地問:“為何?”
“因為女子更需要這份工錢。”朱幼薇看著遠處忙碌的女工們,“她們大多是無依無靠的寡婦,或是被家里嫌棄的女兒。有了這份工錢,她們才能挺直腰板活著。”
朱標深深看了女兒一眼,緩緩點頭。“你說得對。這事就這么辦。”
午飯時間,工坊食堂里坐滿了女工。朱標三人也領了餐盤,和女工們一起用餐。飯菜很簡單,但分量十足,有魚有肉。
“伙食不錯。”朱標嘗了一口紅燒魚,“比軍營里的強。”
朱幼薇笑道:“吃飽了才有力氣干活。我這工坊的女工,個個都能吃兩碗飯。”
一個年輕女工端著餐盤經過,怯生生地向朱幼薇行禮。“郡主,今天的魚真好吃。”
“喜歡就多吃點。”朱幼薇和藹地說,“對了,你弟弟的病好些了嗎?”
女工眼睛一亮。“好多了!多虧了工坊借給我的醫藥錢,大夫說再吃幾副藥就能痊愈。”
朱標看著女兒和女工親切交談,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忽然明白,這工坊不僅僅是一個生產布匹的地方,更是這些女子的希望所在。
飯后,朱幼薇帶他們去了工坊的學堂。二十多個女子正在跟著先生學寫字,一筆一劃很是認真。
“她們學的是什么?”陳寒好奇地問。
“《千字文》和算學。”朱幼薇說,“會算賬的女工可以當管事,工錢能翻倍。”
朱標點點頭。“明智之舉。女子識字明理,才能更好地持家。”
“不止是為了持家。”朱幼薇糾正道,“是為了讓她們有更多的選擇。識字的女工可以當管事,可以自己開店,甚至可以教別人。”
陳寒看著妻子侃侃而談的樣子,心中滿是敬佩。他想起當初朱幼薇提出要辦工坊時,自己還覺得她是異想天開。如今看來,倒是自己眼界太窄了。
離開學堂,朱標突然問道:“幼薇,你有沒有想過把工坊開到更多地方?”
朱幼薇眼睛一亮。“當然想!云南只是個開始。我想讓全天下的女子都能靠自己的雙手吃飯,不用再看別人的臉色。”
朱標拍了拍女兒的肩膀。“好,有志氣。爹支持你。”
陳寒也走上前,握住妻子的手。“我也支持你。幼薇,你讓我對大明女子刮目相看。”
朱幼薇笑了,眼中閃著光。“這才哪到哪?等著看吧,巾幗工坊的布,遲早要賣遍天下。”
夕陽西下,工坊里依然忙碌。朱標站在高處,看著女兒穿梭在織機間的身影,心中滿是欣慰。他知道,這工坊織出的不僅是布匹,更是一個嶄新的時代。
陳寒站在他身旁,輕聲說:“殿下,幼薇真的長大了。”
朱標點點頭,目光深遠。“是啊,她比我們想象的都要優秀。”
遠處,朱幼薇正在指導一群新來的女工。她的聲音清脆有力,在工坊里回蕩。“記住,織布要用心,線要拉緊,腳踏要有節奏。這不僅是手藝,更是咱們女子的立身之本!”
女工們齊聲應和,織機聲再次響起,如同奏響了一曲屬于女子的贊歌……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