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要他們一輩子信我!”
“我只要他們此刻,不再跪著!”
“余下的—以后慢慢教!”
而就在此時,來自西域中部的情報傳來。
靈墟腹地出現異動。
暮神會、奴家、焚神教三大教團,開始召集核心神子、主祭、附魂操靈者,進行新一輪“靈體合祭”準備。
目標不再是東瀛。
也不再是海域。
他們的目標,是自己。
是秦國。
是一場正面、全面、跨境的“神力回歸”。
張青松看完密信,臉色一沉:“他們要反撲了!”
秦浩卻只是淡淡說道:
“早該來了!”
“他們不是一直想打這一天么?”
“那現在,我等他們進門!”
“進得來—我就讓他們見見,他們真正要面對的神!”
靈墟異動的消息傳來五日,秦浩便關閉了所有對外文書渠道,東瀛南岸指揮署全面封鎖情報。
整個大營氣氛驟然收緊,信鷹的飛行頻次翻了三倍,張青松親自守在軍令臺,每一道文令都必須過他手寫、他簽、他核。
同時,秦浩沒有召集戰會,而是命歸辛樹、魔影、趙應天、白云飛、獨孤無念等人分別分頭行動,只下達一句指令:
“按既定預案,轉防御態!”
這句“預案”不是空話。
早在秦軍渡海之前,秦浩就已經為“西域教團直接攻擊本土”這一可能布下了一整套計劃,稱為“斷血守本方案”。
方案共分五層:
一層,境外誘亂。
以削教、裂祭、斷供三線為戰術,將西域中外圍打散,迫使其提前發動而非按節奏推進,打亂其謀劃順序;
二層,境內封源。
將秦國西部各郡祭祀體系徹底廢除,設立專門的“律祭監察署”,由文律官替代原有神職人員,所有靈物、咒卷、供壇、祭骨由軍方統一接收管理,拆除率在兩個月內達到百分之九十七。
三層,腹地設坑。
在秦國本土西境、南境、草原邊界三十六處要隘設置“引誘埋伏區”,用虛假祭壇、民間祭師、故意泄露的“逃亡術士”作為引子,吸引西域祭師、神子、靈體入境。
四層,人心切割。
以律簡通帖擴散為手段,廣泛吸納西域叛教、棄教、流亡群體,并分批遷入邊郡,設立“臨民營”,由秦軍駐防,以律法約束,以物資維穩,逐步建立非教系百姓在邊境的“生存依賴鏈”。
五層,也是最關鍵的一層,叫“神像歸零”。
秦浩親自下達密令,命秦國所有郡縣、封地、鄉鎮,所有家族、民戶,不論出身高低,一律搜查自家是否私藏“神像、供臺、神符、神骨”。
凡自愿上交者,登記造冊、赦免一切舊罪,且可獲“律民良冊”一紙,獲賜三年不役、五年田免;
凡抗拒拒不交出者,一律視為“圖謀禍教”,三族問斬。
短短十日,全秦國自報神像數量超過三十七萬尊,各地衙門、律院、倉署紛紛出現“像滿為患”的局面。
大批古像、靈像、民供偶像被搬入焚像坊,集中焚毀,僅西北秦原一地,便燒掉神偶六千五百余座。
張青松問:“你要真的燒干凈了?”
“你不怕百姓反噬?”
秦浩只是冷冷一句:
“怕的不是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