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一出,三日內,高麗沿海地區出現明顯動蕩。
原伽寧部舊貴族紛紛向島內退縮,百姓被迫留在海岸,殘黨趁亂散布“秦軍將屠島”、“神已歸位”謠言,圖借民亂掩護轉移,打算再向西渡,入西域邊境的滌淵與秘血兩國落腳。
但秦軍沒有給他們機會。
趙應天率東風軍第三海擊營繞路插入七淵城后方,從原“碎舟港”強行登陸,在夜色中用鐵爪封鎖漁港,接連斬殺六十三名潛逃的殘部斥候,隨后合圍七淵城南門,拉開圍困態勢。
白云飛則親率騎軍自山路突襲枯石谷,以騎掃步,先斷其后備兵力轉移路線,再以弓騎封鎖沿谷三里出入,一夜之間連破四處藏兵洞,俘獲百余東瀛舊部殘軍。
這批殘軍裝備極差,多為舊式軟甲,鐵刃早鈍,但在枯石谷中卻組織得極為嚴密,洞中布有斜巖遮掩、暗線通哨,甚至用洞中灶煙制造視覺遮蔽,輔以高地草掩,極為難察。
白云飛斬殺其首領“七瀨真胤”時,對方仍在洞內指揮繪圖,嘗試從地圖中找出逃亡路徑,尸體倒下前一刻嘴里還咬著半截竹筆。
“你們這些人,活得比我們的人還清楚!”
白云飛將他手中地圖燒掉,只留一句話給士卒:“抄一份回去,告訴主公,這些人是懂軍事的!”
“他們不是那種祈神求命的瘋子!”
“他們是想再打一場仗!”
而幾乎同時,西域邊境多國開始大范圍調兵。
秘血國動用北原主力“斷咒軍”,集結兩萬輕步兵于玉牙谷準備越界,塔瑯則派出新編“祭火營”兩千,調動三十余名戰咒師準備突破秦軍設防薄弱處,滌淵則趁夜間頻繁調運糧草,借“山民支援”為名暗中接納東瀛逃兵。
更嚴重的是,秦軍東南補給線上的樞紐節點“沙骨渡口”被敵方間諜焚毀。
張青松帶著情報簡報急進中軍:“這是他們在反包!”
“他們知道我們正在壓七淵與伽寧,但也知道我們大軍轉調太多,西線虛!”
“現在他們不是玩藏,而是準備真打!”
“他們放棄了暗殺和滲透,開始動明軍!”
“他們要硬撼了!”
秦浩翻看簡報時神色未動,片刻后道:
“那就打!”
“但不在正面打!”
“他們不想藏了,我們也別圍了!”
“趙應天—以海擊營為刃,從七淵城繞過,逆襲望海岸三十里處的金斷灘!”
“那是他們補給走水的最后一處轉運口,我不想再等他們搬完東西才追!”
“你去,快去快回,見船就燒,不留貨!”
“白云飛—你守枯石谷,只守不攻,封口三十日,逼他們缺糧!”
“你不攻,他們不敢出,一旦斷炊,他們必向高麗內陸逃竄!”
“我等的就是他們亂跑!”
“張青松—調律軍兩千人,配合第三騎探隊,自南口迂回,拉出十條斥線,凡逃出七淵城者,不管身份,一律收攏歸營,全部分流至東瀛舊律所押押營!”
“我不是想殺完!”
“我要他們看到自己是怎么敗的!”
“歸辛樹—你帶夜刃潛入秘血!”
“你不用刺殺,你就埋一件事!”
“塔瑯曾和秘血互相搶糧三年,邊境沖突死過人!”
“你讓他們想起來!”
“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把那筆舊賬重新翻起來,讓他們出事!”
“他們想一塊打我,我就讓他們先打一架!”
“獨孤無念—你繞北線進入滌淵,查清他們這批接納東瀛逃兵的實際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