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道中殘留大量土磚包、牛皮捆糧、布覆戰刀、甲件、馬韁碎片。
這是地下物資轉運線。
是有人在山底下悄悄地運貨,不走官道、不走村道,只走地道。
歸辛樹命人封鎖現場,當夜修繕掩體,派人守夜,自己連夜趕回中軍。
張青松收到報告時,正核對沙緘新一批移戶名冊,通審處正要核準數百名歸戶申請。
聽歸辛樹說完,他手里的朱筆沒落,就緩緩放了下來。
“你現在告訴我!”
“他們能修一條地道從西面轉貨!”
“那還有沒有東面的?還有沒有藏在我們巡邊線底下的?”
“他們現在不是在偷運!”
“他們是在蓋一整套屬于他們自己的‘地下邊線’!”
“我們守地上,他們修地下!”
“哪天我們腳下塌了—他們就順著這條線殺進來了!”
歸辛樹點頭:
“他們是有計劃的!”
“不是這一兩年!”
“是從我們打完東瀛那年就開始在布!”
“他們現在不打仗,不搶地,他們搶線,搶道,搶下一個能把人送進來的縫!”
“我們不查清,他們就把這套系統全鋪好!”
“再過三年,我們只要兵一退,他們就立刻能冒出一批‘熟戶兵’,把這片地搶回去!”
秦浩聽完,沒有任何遲疑,直接開口:
“歸辛樹!”
“你帶夜刃一營五連,從石縫嶺開始,逐段開挖!”
“凡是有隱疑之處、地貌異常之處、泥痕不對之處、草皮異動之處!”
“挖!”
“遇物資,收!”
“遇尸體,封!”
“遇活人—殺!”
“白云飛!”
“你調第五騎軍一個連,從北繞行,進入秘血南境,封鎖所有可通向石縫嶺地勢的進出通道!”
“你不是去打仗,你是去堵路!”
“你把那些口子都堵死,讓他們明白,這條路再也開不出來!”
“張青松!”
“你以中軍令調撥五十名律軍復核官,重新建一套邊線地層圖!”
“每一處土道、井口、溝渠、舊隧、廢廟、礦洞、枯井,全查一遍!”
“我們以前守地表!”
“現在我們要守地底!”
“他們不再在我們眼前動!”
“那我們就把他們腳下那點土都鏟了!”
“我們不給他們留下下一次的機會!”
“從今天起!”
“我們不再只防敵人!”
“我們防他們留下的地形!”
“地形也是戰略!”
“也是武器!”
“他們把地挖出來藏人!”
“那我們就把地填回去埋他們!”
當晚,命令下達。
東風軍第十輜重營調三連工兵前往石縫嶺,帶五百人,每十人一隊,輪班開挖。
夜刃營配合偵測,每日追查進展,發現縫線即刻匯報,所有出土兵器、書簡、通帖、戶名、供貨信件、轉運標志、腳印都進入檔案。
不到五日,石縫嶺下接連發現地道四處,最長者四十三丈,深九尺,曲折如蛇,埋藏的不是兵,是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