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則是在之前的松錦之戰中,也有不少朝鮮將領加入了這場戰爭,幫助建奴攻打大明。
不過當然,那些朝鮮將領和士兵,最后全部都死在了大明手里,有不少還被做成了京觀。
但是話說回來,這件事情似乎也不能完全怪朝鮮。
畢竟朝鮮原本是大明的藩屬國,在朝鮮面對建奴威脅的時候,大明沒能及時伸出援手拯救朝鮮,這才導致朝鮮被建奴攻破。
因為以上種種原因,對于朝鮮這個地方,朱慈烺心中的感覺還是挺復雜的。
不過,在他未來制定的計劃里,朝鮮最終也是要被收納進大明版圖的。
短暫思索了片刻之后,朱慈烺這才開口問道:
“人現在在哪里?”
李若璉知道朱慈烺問的是那群從朝鮮來的人,趕忙說道:
“按照時間估算,明天便能來到京城了。”
朱慈烺點了點頭,隨后又說道:
“傳內閣幾位大臣來東宮覲見。”
“臣遵命!”
李若璉趕忙應下,最后轉身便匆匆離開了。
雖說如今改成了五日一朝,內閣大臣們不用每日上朝,但他們仍需每天在內閣處理政務,只不過上班的時間晚了些而已。
所以旨意很快就傳達到了內閣。
沒過多久,內閣幾位大臣便乘坐軟轎來到了東宮。
眾人見到朱慈烺,剛準備躬身行禮,朱慈烺便直接打斷了他們。
“諸位都不是外人,就不用多禮了,馬寶,看座!”
緊接著,馬寶帶人搬了幾張凳子進來。
等到所有內閣大臣都坐下之后,朱慈烺二話不說,直接便將手中的這封密信遞給了他們。
“幾位,先看看這個再說,這是今日一早天津水師總兵曹友義送來的密信。”
眾人聽到這話,雖然心中有些好奇,但還是恭敬的將密信接著過來,然后輪流看了起來。
看完之后,眾人的神色都變得有些怪異。
內閣首輔薛國觀率先站起來拱手說道:
“太子殿下,臣以為這群朝鮮使臣肯定是來向大明求救的。”
“畢竟之前建奴在遼東吃了那么大的虧,肯定會想辦法從朝鮮找補回來,估計現在朝鮮都被建奴給禍害得不成樣子了。”
一旁的范景文這時也站了起來,附和道:
“臣以為也是如此,不過臣倒是覺得不必搭理朝鮮,畢竟早在六年前,朝鮮就已經不再是大明的藩屬國了。”
“既如此,大明又何須理會朝鮮?”
張志發聽到這話,卻有著不同的看法,只見他站起來上前一步說道:
“臣覺得不應該如此,畢竟朝鮮當年也不是心甘情愿歸附建奴的,只是因為建奴勢力太過強大,這才被迫歸附。”
“而現在他們很明顯是想要重新歸附大明,如果真是這樣的話,臣倒是覺得可以重新和朝鮮建立關系,這對大明以后針對建奴的戰爭也有一些幫助。”
可聽到這話,范景文卻再次開口反駁道:
“此言差矣,這件事情根本就沒有那么簡單,如果真的答應朝鮮的請求,那么接下來我們豈不是要派兵再次和建奴交戰?”
“要知道雙方不久之前才罷兵言和,如今建奴也是我大明的藩屬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