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暫的猶豫之后,阿布奈最終還是決定看看這兩封密信!
沒辦法,他實在是太好奇這信中的內容了。
緊接著,阿布奈先打開了秦良玉的那封密信。
隨著他緩緩展開信紙,目光在信紙上掃過,阿布奈的臉色漸漸變得越發陰沉起來。
因為秦良玉在書信中寫道,大明如今已經下定決心,要對周邊的蒙古部落進行燒荒和搗巢。
希望阿布奈能夠與大明合作,一起進行這項軍事行動。
信中還提到如今大明朝廷已經派遣了大量的兵馬開始向宣府集結,不出三日,五萬騎兵就可以全部抵達宣府。
若是再加上阿布奈的軍隊,這件事情必然能夠事半功倍。
而且秦良玉還在信中隱晦地威脅了一番阿布奈,那就是如果阿布奈不愿意參與這次的行動,那么五萬騎兵就會毫無差別的對蒙古進行燒荒和搗巢。
到時候阿布奈的部落也難以幸免!
所以希望阿布奈不要不知好歹,自取滅亡。
阿布奈看完這封信,一時間被氣得滿臉通紅,額頭上的青筋都暴了起來,雙手也不由自主地握緊了拳頭。
隨即他忍不住怒罵道:
“該死的秦良玉,竟敢如此威脅本汗!真當本汗是好欺負的不成?”
眼看著阿布奈發火,營帳之內的蒙古人都是一臉驚恐的低下了腦袋,誰也不敢多說一句話。
但很快,阿布奈最終還是強行壓制住了內心的怒火,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然后又緩緩打開了朱慈烺的信看了起來。
相比于秦良玉那充滿威脅的信,朱慈烺這封信倒是顯得誠意滿滿。
信中字里行間都透露著真情實意,沒有任何威逼利誘的意思。
朱慈烺在信中誠懇地表示,希望這次雙方可以合作,一起對周圍的蒙古部落進行燒荒和搗巢。
并且他還承諾,打下來的物資和人口,雙方最后會進行合理的分配,包括土地也是如此,絕對不會讓阿布奈吃虧。
為了防止阿布奈不相信,朱慈烺還在信中明確表示,自己會親自前來宣府,并且帶著崇禎的圣旨,以顯示大明的誠意。
阿布奈看完這兩份書信之后,頓時氣得笑出了聲。
因為他已經看出來了,朱慈烺和秦良玉這分明就是在演戲,他們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為的就是讓他答應這次的行動。
不過阿布奈心中也明白,不論他答不答應,大明這次的燒荒和搗巢都會進行下去。
唯一不同的是,他要是答應和大明合作,那么遭遇的是周邊的其他蒙古部落。
但他要是不答應,那遭殃的肯定就是他所在的察哈爾部了。
畢竟察哈爾部可是最靠近大明的蒙古部落,而漢人又有一句古話: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所以這件事情阿布奈根本就沒法拒絕!
但話說回來,阿布奈之前實在是被朱慈烺給坑怕了,他害怕這一切又是一個精心策劃的陰謀。
萬一等他到了宣府之后,朱慈烺直接對他下手,然后再趁機滅了他的軍隊,那不就一切都完蛋了?
畢竟這次大明要派五萬騎兵來進行燒荒和搗巢!
五萬騎兵,這特么的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他如今麾下的騎兵數量,也不過就是三萬五千而已,明軍光是在數量上就占了絕對的優勢!
而且明軍的火器十分猛烈,威力巨大,在戰場上往往能夠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雙方的騎兵隊伍要是真的打起來的話,毫無疑問,阿布奈這邊絕對會敗的一塌糊涂,根本沒有任何勝算。
所以,打是肯定不能打的。
一時間,阿布奈坐在營帳中眉頭緊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事到如今他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心中充滿了矛盾和糾結。
他一會兒覺得合作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畢竟能夠帶來巨大的利益,一會兒又擔心朱慈烺會暗中算計他,讓他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