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的考察期很快過去了。
李向陽對幾個培養對象的表現總體滿意,但也發現了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建軍,你的責任心很強,這很好。但有時候要學會放手,相信下面的人。"李向陽在一對一談話中說道。
"秀娟,你在堅持原則方面做得很好,但也要注意溝通方式,讓大家更容易接受你的觀點。
"小明,你在財務管理方面很細心,但要多學習業務知識,這樣才能更好地為生產服務。
經過慎重考慮,李向陽決定正式任命這幾個人為部門主管。
消息宣布的那天,整個工廠都很熱鬧。
"恭喜啊,張主管。"工人們紛紛向張建軍道賀。
張建軍有些不好意思:"大家別這么叫,我還是原來的張建軍。
"那不行,規矩就是規矩。"李向陽笑著說道,"不過建軍說得也對,職務變了,但做人的本質不能變。
新的管理架構運行了一個月后,效果開始顯現。
生產效率提高了,質量更加穩定,工人們的積極性也更高了。最重要的是,企業開始有了自己的管理團隊,不再完全依賴李向陽一個人。
"看來當初的決定是對的。"馬慶福在月度總結會上說道,"咱們現在不僅是個生產型企業,更是個有組織、有制度的現代企業了。
李向陽點了點頭,但心中已經在考慮下一步的發展計劃。
隨著國際訂單的穩步增長,企業面臨著新的挑戰。單純的代工生產已經不能滿足發展需要,必須要有自己的產品和品牌。
"咱們不能永遠給別人代工。"李向陽在管理層會議上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要想真正做大做強,必須要有自己的東西。
"可是自主研發需要很大投入,而且風險也不小。"馬慶福有些擔心。
"不冒險哪來的發展?"李向陽語氣堅定,"況且咱們現在有了穩定的現金流,正是投資未來的好時機。
劉萬山也表示贊同:"李廠長說得對。我以前在國企的時候就看到過,那些只滿足于現狀的企業,最終都被市場淘汰了。
經過討論,大家決定成立一個產品研發小組,專門負責新產品的開發。
李向陽想到了一個人選——當初那個來談外包合作的陳經理。
雖然當時拒絕了他的合作提議,但李向陽記得這個人對市場和產品都有很深的理解。
"也許可以把他請過來當顧問。"李向陽在心中盤算著。
第二天一早,李向陽就給陳經理打了電話。
"陳經理嗎?我是三合山珍寶的李向陽。
電話那頭傳來有些意外的聲音:"李廠長?您怎么想起聯系我了?
"是這樣的,我們公司現在想成立產品研發小組,希望您能過來當顧問。"李向陽開門見山。
陳經理沉默了一會兒:"李廠長,說實話,當初您拒絕我們的合作提議時,我還有些不理解。但這幾個月看下來,我發現您的判斷是對的。
"哦?怎么說?
"市場變化太快,那些盲目接單擴張的企業,現在都遇到了麻煩。反倒是像您這樣穩扎穩打的,現在發展得更健康。"陳經理語氣中帶著幾分敬佩,"我很愿意和您這樣有遠見的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