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很快在工廠里傳開了,被選中的幾個人既興奮又緊張。
張建軍第一個走進李向陽的辦公室,手里拿著工作帽,有些拘謹地站在門口。
"建軍,坐吧。"李向陽放下手中的文件,指了指對面的椅子。
"廠長,我..."張建軍欲言又止,顯然有話想說。
"有什么想法就直接說。"李向陽給他倒了杯水,"咱們廠里沒那么多規矩。
張建軍深吸一口氣:"廠長,我想問問,為什么選中我?我文化不高,也沒管過人。
李向陽笑了:"文化可以慢慢學,管理經驗也可以積累。但有些東西是學不來的,比如責任心。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我看你平時干活,總是最后一個離開車間,設備有小毛病你也會主動上前看看。這種責任心,比什么都重要。
張建軍聽了這話,眼眶有些濕潤。在這個年代,一個工人能得到這樣的認可,確實不容易。
"廠長,我一定不辜負您的期望。"張建軍站起身,聲音有些哽咽。
"別急著表態,先干好輪崗學習。"李向陽擺了擺手,"三個月后,看你的表現再說。
接下來幾天,李向陽分別找每個被選中的人談話。
王秀娟是個三十出頭的女工,平時話不多,但做事極其認真。當她聽說要培養為質檢主管時,眼中閃過一絲不敢置信。
"廠長,我真的可以嗎?"王秀娟小聲問道,"我只是個普通工人。
"在我眼里,沒有普通不普通的工人,只有認真不認真的工人。"李向陽語氣溫和,"你在質檢方面的細心,我和劉老師都看在眼里。
王秀娟聽了這話,原本緊張的表情漸漸放松下來:"那我要學些什么?
"先把所有工序都熟悉一遍,然后學習質量標準的制定和檢驗方法。"李向陽已經有了詳細的培養計劃,"最重要的是要學會帶團隊,以后質檢組可能會擴大。
輪崗學習開始后,工廠里出現了一些有趣的變化。
這些被選中的工人比平時更加認真,生怕在學習期間出什么差錯。而其他工人看到有同事有機會升職,工作積極性也明顯提高了。
"看來這個內部培養的想法不錯。"劉萬山在巡視車間時對李向陽說道,"整個工廠的氛圍都變好了。
李向陽點了點頭,但心中也有擔憂:"關鍵是要把握好度,不能讓競爭變成內耗。
一個月后的一天下午,生產車間突然傳來爭吵聲。
李向陽聽到動靜,立即趕到現場。原來是張建軍在學習生產管理時,發現了一個老工人的操作不規范,提出了糾正意見,結果引起了對方的不滿。
"小張,你才學了幾天就來教我?"老工人師傅臉色漲紅,"我做這個工序的時候,你還不知道在哪里呢!
張建軍也有些激動:"李師傅,我不是要教您,只是覺得這樣操作可能會影響質量。
李向陽沒有立即表態,而是仔細觀察了一下爭議的操作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