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拉著大福晉打了半天的牌,是怪累的。”德妃夸贊女兒心善體貼,說道,“她與大阿哥并沒什么往來,雖是兄妹,正經話也沒說過幾句。可她見不得大福晉被惠妃揉搓,據說是在寧壽宮門外遇見大阿哥,大阿哥隨口提了一句,她就放心上了。”
胤禛道:“妹妹雖霸道些,心地是最好的。”
說著話,還沒靠近永和宮,就有小太監趕來,說是皇上一會兒就到,請娘娘預備接駕。胤禛不自覺地說:“是啊,今日是元宵。”
德妃與皇帝正經相識,便是在當年的元宵夜,雖然早已是宮里的傳說,可她做母親的,豈能讓兒子玩笑。
胤禛自知冒失,笑著低下頭,果然被額娘揍了一拳。
“快回家去,大過節的把毓溪撂在家里。”
“兒子今日不想來的,可您兒媳婦不讓。”
德妃想了想,說道:“寧壽宮的人瞎操心,給你身邊留著空兒,讓三阿哥纏你說半天的話,飯也不能好好吃幾口。”
胤禛的神情嚴肅起來,正經道:“額娘放心,什么事也沒有,三哥是與我閑談,怕我寂寞。”
德妃不愿追問,頷首道:“這就好,趕緊回去吧,不能再在宮里逗留了。”
胤禛恭敬地行禮,向母親告辭,說過了元宵,之后忙碌起來,恐不能常常進宮請安,請母親多包涵。
德妃只要兒子保重身體,照顧好妻兒,沒再多說什么,母子倆就在岔道上分開了。
待胤禛回到家中,已是深夜,他和毓溪約好了,要回來一起吃碗元宵,見臥房燭火還亮著,便進門來看一眼。
但見毓溪歪在靠枕上睡著了,大腹便便的人,瞧著就辛苦,胤禛不得不喚醒妻子,哄她床上睡去。
“我還沒吃元宵。”
“若不餓,就先睡吧。”
毓溪朦朦朧朧醒來,軟乎乎地看著胤禛,搖頭道:“不餓也想吃,說好的。”
胤禛沒法子,只能吩咐下人煮元宵。
終于吃上這一口,毓溪清醒了也高興了,扶著肚子說:“我們家里,過元宵比除夕還熱鬧呢。除夕你在宮里守歲,知道你不回來,也就不惦記,今日說好一起吃元宵的,你不回來我就很不踏實。”
胤禛笑道:“我說呢,怎么突然跟這元宵似的黏人。”
毓溪滿心好奇:“不僅是黏你,我還惦記宮里的事,今日過節,可有新鮮事?”
夜深了,怕耽誤毓溪歇著,胤禛不賣關子,將晚宴上發生的,還有白日里他未曾親眼見到,全從三阿哥口中知曉的,都告訴了毓溪。
“這么說,真是覺禪貴人提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