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立秋前無谷打,立秋后打不贏。
要是谷子熟透了,一旦長時間下雨就會影響收成。
谷子打回來天氣不晴朗,出不了干谷子,谷子會發霉變質,連交公糧都評不上好等級。
“哎,種莊稼全靠老天爺賞飯吃。”羅母突然想起來了:“當真,老幺,你明天去買點肉回來嘗新,多敬敬老天爺,打谷子的時候才不會漏雨。”
“媽,老天爺挺忙的,恐怕管不過來。”
小羅都有點不好意思,自家老媽真的很迷信啊。
“你這個娃娃,不準亂說話。”
羅母著急了,這小子連老天爺都要說幾句,也不怕老天爺怪罪。
杜紅英聽了就好笑。
現在的年輕人確實是越來越不相信那些了,有些風俗也越來越淡了,甚至被遺忘。
鄭雅麗拍了幾張照片回來,很是高興,在杜紅英面前比比劃劃的。
杜紅英明白,她說像是人間仙境,可惜沒帶電腦現在不能給她看。
“不急,回去再看。”杜紅英笑道:“你喜歡拍就多拍一點。”
不得不說,現在這個數碼相機真是比以前的相機好太多了,拍了照片也不用洗出來,直接就用數據線上傳到電腦上就能看見。
不僅相機,有些手機也能拍照了。
杜紅英想回頭送鄭雅麗一個像素高的能拍照的手機,這孩子一定會很喜歡。
嗯,這事兒得記心上,回頭得安排上。
在羅母的帶領下,在村子里轉悠了一會兒,也大致了解到哪些人家在績麻線,有麻線賣。
當聽杜紅英說鄭雅麗想要收購麻線的時候,羅母說這玩意兒太占地方了,不好運輸,一不小心就會將麻團搞亂了,然后就真正是一團亂麻,剪不斷理還亂那種。
“你們村里織麻布的人還多嗎?”
杜紅英也覺得與其運輸麻線,不如織成布再運輸,又或者,直接將工作室開在這里。
是了,杜紅英想起了鎮上那個賓館要轉讓的事兒。
這不妥妥的辦工作室的好地方嗎?
這事兒,和鄭雅麗好好商量商量。
“多噢,十多年前幾乎家家戶戶的人都會紡紗織布,后來因為價格低掙不了錢,年輕人就選擇出門打工了。”羅母道:“真要在家里干活都能掙錢養家糊口,哪個還愿意背井離鄉在外面漂泊流浪?你看嘛,年輕的一旦出門了,家里就是老的老小的小,有啥事兒天遠地遠的也管不了……”
“杜總,歡迎您們到我們這兒來辦廠。”小羅趕緊的盛情邀請:“到時候我媽可以給您們介紹最好的織布女工。”
他甚至都在想,自己算不算是為家鄉引資?
小羅想自己不是什么能干的人,但是可以將能干人請到自己的家鄉來辦廠,感覺自己也牛逼起來了。
“可以考慮。”杜紅英笑道:“我先和小麗商量商量。”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