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微微一笑,說道:“張御史一路辛苦,不如先到王府歇息片刻,待吃過早飯,本王再帶您去前線看看。到時候,您自然會明白北狄的野心。”
張御史點了點頭,說道:“也好,那本御史就叨擾王爺了。”
一行人走進王府,柳林為張御史準備了豐盛的早飯。飯桌上,柳林故意讓士兵們表現出緊張的神色,還時不時地有將領進來稟報“北狄騎兵異動”的消息,營造出一種“戰事一觸即發”的氛圍。
張御史不動聲色地觀察著這一切,心中卻充滿了懷疑。他在邊關任職多年,深知北狄的習性。若是北狄真的有南下之意,鎮北王府內絕不會如此“平靜”,至少也該有士兵整裝待發,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只是口頭上傳報消息。
吃過早飯,柳林便帶著張御史,乘坐馬車前往前線。馬車行駛了約半個時辰,便聽到遠處傳來一陣喊殺聲。張御史心中一緊,連忙掀開馬車的簾子,朝著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
只見不遠處的一片平原上,兩支軍隊正在廝殺。一方是北狄的騎兵,他們穿著黑色的鎧甲,手持彎刀,氣勢洶洶;另一方是柳林麾下的士兵,他們穿著紅色的鎧甲,手持長槍,奮力抵抗。戰場上,旗幟飄揚,塵土飛揚,喊殺聲、兵器碰撞聲不絕于耳,還有士兵不斷倒下,鮮血染紅了地面。
“張御史,您看,這就是北狄的野心!”柳林指著戰場,語氣沉重地說道,“他們不顧兩族的和平,貿然派兵前來,想要奪取北境的城池。若不是本王早有準備,恐怕北境早已陷入戰亂之中。”
張御史皺了皺眉,仔細觀察著戰場。他發現,雖然戰場上看似激烈,卻沒有大規模的傷亡,而且北狄的騎兵似乎只是在做做樣子,并沒有真的想要突破柳林軍隊的防線。他心中的懷疑更甚,卻沒有當場點破。
就在這時,北狄的騎兵突然朝著柳林和張御史的方向沖來。柳林麾下的將領連忙說道:“王爺,危險!我們快撤!”
柳林卻擺了擺手,說道:“不必驚慌,本王早已安排好了。”
話音剛落,只見從戰場兩側的山林中,沖出了一隊精銳的士兵。他們個個身手矯健,很快就將北狄的騎兵包圍起來。北狄的騎兵見狀,不敢戀戰,連忙撤軍。
“張御史,您看到了吧?”柳林看著北狄騎兵撤退的方向,說道,“北狄雖然勇猛,卻也畏懼本王的實力。只是他們賊心不死,恐怕還會再來。若是朝廷不盡快調撥糧草,支援北境,恐怕我們很難長期抵抗北狄的進攻。”
張御史沒有說話,只是點了點頭。他知道,柳林這是在向他施壓,想要讓朝廷盡快調撥糧草。他雖然懷疑這場“戰事”的真實性,卻也不敢賭——若是北狄真的有南下之意,而朝廷沒有及時支援,導致北境失守,他難辭其咎。
就在這時,一名士兵匆匆跑來,躬身稟報:“王爺,北狄王派人送來一封信,說愿意與王爺和談,條件是讓王爺放回慕容朵蘭公主。”
柳林心中一喜,知道自己的計劃成功了。他接過信,看了一眼,遞給張御史,說道:“張御史,您看,北狄王雖然野心勃勃,卻也顧念父女之情。本王若是放回慕容朵蘭,北狄或許會暫時罷兵。只是,若是沒有朝廷的糧草支援,本王很難保證北狄不會再次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