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御史接過信,仔細看了一遍。信中,北狄王語氣懇切,希望柳林能放回慕容朵蘭,并承諾只要柳林放回公主,北狄愿意與鎮北王府簽訂和平協議,不再騷擾邊境。張御史心中明白,這正是柳林想要的結果——既展現了自己的“實力”,又讓朝廷看到了北境的“危機”,還為自己爭取到了與北狄和談的機會。
“柳王爺,”張御史放下信,說道,“本御史會將北境的情況如實稟報朝廷。關于糧草支援的事情,本御史也會盡力向朝廷進言。只是,還望王爺以大局為重,盡快與北狄和談,避免戰火蔓延,讓北境的百姓免受戰亂之苦。”
柳林點了點頭,說道:“張御史放心,本王定會以百姓為重。只要朝廷肯調撥糧草,本王立刻就會放回慕容朵蘭,與北狄簽訂和平協議。”
隨后,柳林帶著張御史返回王府。回到王府后,柳林便讓人將慕容朵蘭帶到前廳。慕容朵蘭一走進前廳,就看到了張御史,心中不禁有些疑惑。
“公主,”柳林看著慕容朵蘭,說道,“你的父王已經派人來和談了,只要朝廷調撥糧草,本王就會放你回去。”
慕容朵蘭心中一喜,連忙說道:“真的嗎?我真的可以回去了?”
柳林點了點頭,說道:“當然。不過,你需要再等幾日。等朝廷的糧草到了,本王就會派人送你回北狄。”
慕容朵蘭看著柳林,眼中充滿了感激。她知道,柳林雖然擄走了自己,卻也沒有傷害自己,還為自己爭取到了回家的機會。她突然覺得,柳林或許并不是一個卑鄙小人,他的心中,或許真的藏著北境的百姓。
而張御史看著這一幕,心中對柳林的印象也發生了一些改變。他原本以為柳林是一個擁兵自重、野心勃勃的人,可現在看來,柳林的心中,似乎也有百姓。他決定,回到朝廷后,一定要如實稟報北境的情況,為北境的百姓爭取更多的糧草支援。
幾日后,朝廷的糧草如期抵達了北境。柳林按照約定,派人將慕容朵蘭送回了北狄。北狄王見到慕容朵蘭平安歸來,心中大喜,立刻與柳林簽訂了和平協議,承諾不再騷擾邊境。
而張御史回到朝廷后,向皇帝稟報了北境的情況。皇帝聽后,對柳林的做法十分滿意,不僅調撥了更多的糧草支援北境,還加封柳林為“北境大都督”,讓他全權負責北境的軍政事務。
柳林站在王府的書房內,看著手中的圣旨,嘴角勾起一抹淺笑。他知道,自己的計劃成功了。他不僅得到了朝廷的信任和支持,還讓涼州的百姓徹底依賴自己,北境的權力,也牢牢地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可他也知道,這只是一個開始。北境的危機并沒有完全解除,朝廷的信任也并非一成不變。他必須繼續努力,才能守護好北境的百姓,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窗外的陽光灑進書房,照亮了柳林的臉龐。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堅定和自信。他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還有很多挑戰在等待著他。但他相信,只要自己心中有百姓,有北境,就一定能走下去,一定能為北境的百姓,創造一個和平、安寧的未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