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遵賢師令!…”
張承負低下頭,與其他弟子們一同應諾。接著,他們捧起燃燒的陶火盆,走到一個個新加入的黃巾信徒前。這些不識字的信徒,就拿出按過手印的愿書符紙,虔誠的丟入火盆中,象征著交出了自己的“命”。
“黃天所鑒!今遇張師父,教我太平經。賜我清符水,救我一條命…從今日起,我柳弓不信舊天,只信黃天,聽師父們的話。頭上黃巾是命,胸口符紙是根。天在看,地在聽,行太平正道,得清氣護身…黃天所鑒,我柳弓決不敢忘!”
發誓的黃紙在火盆中燃燒,符箓與指印,一同化作青煙,升入縹緲的“黃天”。當三百青壯信徒盡數燒過愿符后,六個火盆就重歸到祭壇前,再加上張角面前的“主火盆”,以北斗七星的方位擺開。而盆中的符灰倒入煮開的清水中,匯聚成為“符水”,又再次分發下去。
很快,張承負就帶著符水與黃布,從祭壇上走下,走向自己負責的信徒們。他親手為恭敬伏跪的柳弓,在額頭系上一條“黃巾”。接著,他搖動手中銅鈴,給對方喂下一口符水,輕觸對方的額頭三次,肅穆念道。
“太平護命,邪炁自退。從今天起,你就是太平道的門徒了!…”
“是!謝張符師!謝大賢良師!…”
柳弓以額觸地,虔誠行禮。而張承負輕輕點頭,走向下一個人。等所有人都正式“入道”后,祭壇上的大賢良師,才再次舉起九節杖,念出最后的警言。
“戴此黃巾,天地共記!生為清氣之民,死歸太平之境。汝等此身此命,不再為舊天所有…若違今日此誓,黃天斷魂斷命!…”
“是!黃天在上,太平在心!…”
一眾弟子與信徒,齊齊向上首的大賢良師還禮。而隨著這聲祈福,今日太平信徒的入道儀式,也就此完成了。在太平道十多年傳教的實踐中,這種莊重起誓的入道儀式,是必須要有的。只有行了這樣的儀式,許下魂魄的誓言,才會讓入道的信徒發自內心的產生歸屬,就此獲得黃天的“新生”。
“黃天庇佑!你們散去吧!謹記黃天之道,靜候天變之時…”
儀式完成,大賢良師張角明顯有些疲憊,額頭的深紋也更加深了。他對道場中的六位弟子吩咐了幾句,就再次返回廟后的屋中,繼續研究治療瘟疫的改進藥方。
作為大賢良師,他首先是“大醫”,其次才是“教首”。而他的兩位兄弟,張寶與張梁,也同樣是太平道的“大醫”,眼下正在冀州其他的郡縣施符救疫。若是沒有三位“大醫”,沒有這一身驚人的醫術,太平道也沒法在短短十年里,就登堂入室、跨州連郡,發展到今天的規模。
“喏!遵賢師令!…”
“走吧!夏麥將收,各回故鄉。”
接下來,這些新的太平信徒,并不會在天齊廟呆上太久。他們要各自返回鄉間,種地務農。只是從此以后,他們身上多了一層太平道徒的身份,多了一道凝聚的紐帶,能夠依靠信仰聯系組織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