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和微微頷首,李善長捋須不語,眼底精光一閃。
馬淳靜靜站在一旁,心中的暖流卻越來越明顯,越來越燙帖。
他當然知道,今天登門祝賀的大部分人,為的是徐國公府的權勢,為的是太醫院院判的權柄,甚至為的是在圣駕面前露臉。
趨炎附勢,人之常情。
他也習慣了在高處不勝寒的身份帶來的人際疏離。
然而此刻,姐姐所做的一切,卻是在以最樸實、最真誠的方式,為他、為這個新生的嬰兒,撐起了一個“家”的氛圍。
她用自己的身份、地位、影響力,乃至智慧和人情練達,暫時抹平了權勢帶來的冰冷鴻溝。
將一場本可能充斥功利攀附的應酬宴會,生生扭轉為一場帶著人間煙火氣的家族喜事。
她不是在炫耀“皇后”的身份給娘家撐門面。
她是摘下鳳冠,挽起衣袖,以一個長姐對幼弟和侄兒最深沉的愛護,親自下場搭建一個溫暖的巢。
這份心思,這份擔當,這份源自血脈的、毫不遲疑的守護,深深觸動了馬淳。
穿越以來,他擁有了許多:知識、地位、愛情、家庭。
甚至曾以為那名為“馬淳”的軀殼所承載的血脈只是偶然,歸屬感主要來自徐府。
但姐姐用行動告訴他,那根植于宿州黃土之下的血脈是如此的堅實和溫暖。
看著她鬢角微汗卻依然從容含笑地與一位老者交談,看著她不著痕跡地引導著廳堂里的氛圍走向溫情,看著她以“大姑母”的身份接受著村人樸實無華的祝福……
馬淳喉頭微微發緊。
眼底有些什么溫熱的東西,似乎要涌上來。
他輕輕吸了口氣,強行壓了下去。
這份感動無需宣之于口,它會深埋心底,成為另一份沉甸甸的責任與守護的源泉。
恰在此時,后院隱約傳來一聲嬰兒特有的、中氣十足的啼哭,不算吵鬧,卻清晰可聞。
聲音透過重重回廊,竟神奇地蓋過了前廳的喧囂。
廳內瞬間安靜下來。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投向聲音的來處。
馬皇后的臉上,倏然綻放出一個無比燦爛、毫無保留的笑容。
那笑容里,沒有皇后的雍容華貴,只有純然的歡喜和驕傲。
“聽聽,”她轉過身,聲音里帶著笑意和一種家人獨有的分享喜悅,“我這大侄兒,脾氣還不小呢,這是催著大姑母去看看他了!”
這充滿煙火氣的調侃,這自然而然流露的親情,將所有尚存的拘謹和客套徹底擊碎。
“哈哈!”
“小公子中氣足啊!”
“真不愧是徐國公之后!”
“馬大姐,快去瞧瞧您的寶貝侄兒吧!”
善意的笑聲和應和聲頓時響遍廳堂。
恭賀的詞匯不再像之前那般文雅雕琢,反而帶上了幾分親近的隨意。
“馬大姐”、“馬家大姐”這樣的稱呼,私下里悄然取代了“皇后娘娘”的稱謂。
氣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融洽自然。
馬皇后笑著對眾人道:“那諸位且寬坐,我先失陪片刻,去看看那鬧脾氣的小家伙。”
說完,對眾人再次頷首致意,便由宮女拱衛著,腳步輕快又難掩急切地往后院去了。
她的背影,在今日所有賀客眼中,不再是那個母儀天下、距離遙遠的皇后,而真真切切地是一位回家為弟弟和侄兒操持喜宴、滿心歡喜的長姐。
馬淳目送著姐姐的身影消失在通往內院的廊道盡頭。
前廳的熱鬧再次響起,但氛圍已然不同。
人們談論著家長里短,談論著孩子的啼哭,談論著馬家大姐的和氣可親。
朱元璋不知何時又踱回了那個角落,似乎只是隨意看看,他目光掃過熱鬧的人群,又若有似無地掠過同樣站在一旁的馬淳。
那帝王的威嚴面容上,竟極其罕見地閃過一絲可以稱之為“溫情”的笑意,隨即又恢復如常。
馬淳微微閉上眼睛。
耳邊是喧囂的人聲,鼻端是混雜的熏香茶點氣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