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李家地頭。
村里預留土地與李家的地隔著一條土路,李哲早就看好了建大棚的位置。
他把村支書請過來,指著前面的那片地:“王叔,這片地離著我家近,我想把這片地租下來。建了大棚也方便兩邊照應。”這片地除了距離李家的地近,還有另外一個好處,地勢比較高。
王鐵頭踩在結霜的土路上,瞇著眼睛打量這一塊空地:“你小子還真行,愣是被你闖出來了。行,村里的地先緊著你租,這回你準備建幾畝蔬菜大棚?”
李哲搓了搓凍紅的手:“我準備把租賃的20畝地基都挖出來。明早去一趟農村信用社,把東來順和全聚德的供貨合同交給孫主任,盡可能多地爭取貸款額度。”
“昨天老孫打電話跟我說了,沒想到你還真能拿下全聚德的供貨單。”王鐵頭感慨一番,追問道,“眼瞅著天氣越來越冷,你們準備什么時候動工?”
李哲踢開腳下的土疙瘩答道:“昨個晚上金老板去我家,說他已經聯系好了挖掘機。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下午應該就能施工。”
“嗬,還挺快的。這回你準備雇傭多少人?現在是農閑時節,雖說天氣冷了,但還是有人愿意出來賺錢。”王鐵頭也希望村里人掙到錢多置辦點年貨,過個肥年。
李哲裹了裹身上的棉襖,正準備說話。突然,土路上飛馳過來一輛自行車,騎車的馮會計隔著老遠就喊:“支書,鎮上打電話來了,要您趕緊去開會。”
王鐵頭問:“出什么事情了?”
馮會計回答:“電話里沒說,就通知您趕緊去鎮上。”
“行吧,把你的自行車給我。”王鐵頭奪過馮會計的自行車,沖著老李和李哲說,“招人的事兒咱們回頭再說,我先去鎮里了。”
說完他不等李哲回答,騎上自行車走了。
老李和馮會計寒暄了幾句,馮會計嫌天氣冷,沒聊幾句也回村委會了。
老李爺倆拿著白灰撒出一條條直線,規劃出大棚地基的挖掘位置。
金百萬還是很靠譜的,下午就找來了三臺挖機。李哲見到人后先發了一圈煙,帶著三名師傅看了一下挖掘的位置,簡單說了一下要求:先向下挖掘30厘米深的熟土層,放到大坑的南側,方便回填;而后再向下挖掘一米的深土層,放到大坑的北側。
這年頭能開挖掘機的都是老師傅,李哲的要求對他們來說很簡單。天冷了,大多數建筑企業都已經停工,與其在家里閑著,還不如出來賺點外快。
李哲又給每人塞了一盒煙,三位挖掘機師傅二話不說直接開工。
老李蹲在地頭也點了一根煙,感慨道:“嗬,還是這機器厲害,地都開始上凍了,要是用人挖可得費老大勁兒了。”
李哲接著說:“回頭咱們得雇點人,把夯土墻建起來。”
老李問:“這次你準備招多少人?”
李哲答:“多招些人吧,到時候您多留意一下,老實肯干的就留下來。以后大棚的數量多了,光靠這幾個人可照顧不過來。”
老李點點頭:“你說的對,是得再招幾個靠得住的人。”
李家地頭的動靜不小,吸引來不少看熱鬧的村民。
李家剛開始建大棚就引起了很多村民的關注,都好奇他家大棚冬天能不能長出黃瓜。后來朱家的大棚出事兒了,村民覺得大棚危險是個禍害,好奇的心思也就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