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說的是。”譚靜雅點點頭。
她也很清楚這一點:雖然反季節蔬菜貴,但貴有貴的價值。如果不是靠著反季節蔬菜引流,餐廳的生意不可能一下子就這么好。
她試探著問:“李老板,您有什么辦法?”
李哲說道:“高端服務、特色餐飲、高溢價、高利潤。”
譚靜雅拿本子記下。作為餐飲人,她懂李哲的意思,也知道這的確是個辦法。但知道不等于做到,這個改善的道路并不容易。
如果貿然提高菜價,不僅不能增加收益,甚至反而會將客人‘往外趕’。
“咚咚……”外面響起敲門聲。
服務員韓春燕推開門,托著木盤走進來:“李老板、譚經理。”
她打過招呼,將一道爆炒河蝦、一道蒜蓉油麥菜放到桌子上。
李哲道:“上兩碗米飯。”
“好的。”韓春燕應了一聲,再進來的時候依舊是托著木盤,將木盤上的宮保雞丁和米飯放到餐桌上,離開了包間。
李哲道:“譚經理,先吃飯吧,吃完飯咱們再接著聊。”
譚靜雅也知道,這事不是一句話兩句話能說清的,指著河蝦說道:“李老板,您嘗嘗這道爆炒河蝦,是閆師傅做的。個頭小、肉質細膩。這道菜很適合不能吃辣的人。”
李哲點點頭。一群人來餐廳吃飯,總有不喜歡吃辣的,多幾道不辣的菜,也能留住更多的客人。
而且,這里畢竟是京城,即便是能吃辣的人,也不可能每道菜都點辣菜。
李哲品嘗了三道菜:
爆炒河蝦外皮焦脆,蝦肉鮮嫩,確實好吃,而且很適合下酒;
宮保雞丁還是一如既往的好吃;
蒜蓉油麥也不錯。李哲以前自己炒的油麥不知為啥都會帶點苦味,但這個油麥卻沒有苦澀味。
唯一讓李哲有些不太滿意的就是米:“這大米應該不是東北的吧?”
“不是東北的。”譚靜雅道,“王經理進貨的這家店我是知道的,要比東北的米便宜不少。”
李哲提議:“貴點就貴點,換成東北大米吧。咱們餐廳的菜品大部分都是下飯菜,米飯不好吃,同樣會影響到菜品。”
大米這東西產地不同,品種不同,口味相差非常大。好的大米還沒吃,在燜煮過程中就能聞到誘人的米香。
兩人吃得差不多了,窗外響起了一陣車笛聲……
李哲起身走到窗戶邊兒,見到樓下停著一輛白色伏爾加汽車。那是他從外貿公司新買的車,今兒個請梁司機把車開回來了。
他轉身坐下,幾口扒完碗里剩下的飯,對著譚靜雅說:“譚經理,你慢慢吃,我下去一趟。”
譚靜雅抬眼望他,沒有多問,只是點了點頭。
李哲穿上大衣,拉開包間的門。正對面包間出來了一群客人,李哲也不著急出去,在門口等了一會兒。
幾個客人邊走邊聊。其中有個穿著黑色夾克的男子說:“這家餐廳老板一看就是個有門路的。這新鮮蔬菜樣樣都有,別處還真吃不著。回頭帶我媳婦兒也來嘗嘗,幾個月沒吃青菜了,我媳婦兒準保喜歡。”
一個披著軍大衣、邊走路邊剔牙的男子哼道:“不過,那道干燒桂魚可不怎么樣,比峨眉酒家差遠了,早知道就不點了。”
議論聲隨著腳步聲漸漸遠去。
李哲沒立刻下樓,反倒站在原地,望著對面那扇半開的包間門。
片刻后,他抬腳走了過去。
一進門,一股混雜著剩菜與酒氣的味道撲面而來。
桌上狼藉得很,骨碟里堆著老高的骨頭,吃剩的菜碗東倒西歪,每只茶杯都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