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夕陽的最后一縷余暉掃進大棚,竹架的影子在泥地上拉得老長。
林小虎放下最后一扇草簾子,今天的工作總算結束了。
他揉捏著酸痛的胳膊走下夯土墻,看到隔壁大棚夯土墻上走下來的王大慶,招呼道:“大慶哥,累不累?”
“還成吧。”王大慶雖是村長的兒子,家里農活卻沒少干,比林小虎還要壯實幾分。
林小虎看了看天色:“時間差不多了,咱去三號大棚吃飯吧。”兩人剛走到土路旁,就見葛青山在遠處招手:“小虎,大慶哥,快過來,開會啦!”
林小虎小跑兩步,好奇地問:“咋的了,開啥會?”
葛青山答道:“李哥沒說,不過建軍哥都回來了,估計是好事。”
“大慶哥,快點!”林小虎招呼一聲,自己先跑向了三號大棚。
此時三號大棚里已經聚集了不少人,李哲在一旁和陳守耕低聲交談,王榮生和王建軍父子倆也在低聲說著什么。
李哲也邀請陳守耕和周青禾投資入股了,只是這兩人不是農村戶口,不符合農村信用社的貸款條件,資金他們只能另想辦法。
李哲見人來的差不多了,從公文包里拿出一張方方正正的文件:“都停一下。”他的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到每個人耳中,“咱四季青蔬菜公司的營業執照辦下來了。”
棚里先是靜了半秒,緊接著就像炸開了鍋。
坐在前排的趙鐵柱猛地直起身,差點帶倒旁邊的凳子,他湊到前面仔細端詳著那張“紙”:“哥,這就是營業執照?咱這就有公司了?”
趙鐵柱小心翼翼的將營業執照接過來,感覺像是在做夢一樣,他是最早知道李哲要貸款建蔬菜大棚的人,他當時只覺得李哲膽子大、有志氣,但從沒想過李哲能把營生干這么大。
現在想想,依舊覺得不可思議。
“對,以后大家就是四季青公司的員工了。”李哲笑著應道。
其他人也都圍過來看——打去年冬天李哲念叨要辦公司起,這事兒就成了大伙兒的盼頭。
老李接過營業執照,樂了,“嘿,上面是我的名!”
林小虎一挑大拇指,贊道:“李叔,您可是咱村的頭一份。”
等眾人看完營業執照,李哲繼續說:“現在公司成立了,我準備明天帶大家去信用社貸款,我以公司的名義給大家信用背書。”
所謂的信用背書并不是擔保,而是基于李哲自身在當地的信譽、與信用社的良好合作關系,向信用社口頭說明村民的種植能力、還款意愿等情況,為村民的信用做口頭證明,增加信用社對村民的信任度。
聽到這,眾人都低頭議論起來,有的面露興奮,有的還帶著些許猶豫。
李哲等大伙說得差不多了,才又開口:“去信用社貸款的事,大家伙自己想清楚了。要貸款的明天早點來,先把棚里的活拾掇利索,上午我帶你們去信用社。
拿不定主意的,回去跟家里人合計合計,不著急,就算明天不趕趟,以后還有機會。”
林小虎立刻說道:“李哥,算我一個,我要貸款。”
老李往四周瞅了瞅,見妻子沒在,也跟著說:“俺也貸款。”
趙鐵柱面上帶著興奮:“哥,俺也貸款。”
王建軍沒搭話,他回來原本就是為了貸款的事,但老爹告訴他明天要相親。
他想了想,還是得緊著相親的事——畢竟是他爹和姑姑張羅的,自己也到了說親的年紀,貸款的事晚點也成。
他心里也有些小期待,不知道要見的姑娘長啥樣?
李哲沒有統計人名,說道:“想貸款的明兒個早點來就成,干完活,咱們坐著拖拉機去。
對了,一定要帶上辦理貸款的手續。
大家伙散了吧,先去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