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境遇要改變至少要到永樂年間。
罪臣后裔的身份一日不解除,一日就是攀登政壇高峰的枷鎖。
而為李善長徹底平反之事,即上謚號、追封王爵、配享太廟,可以說每一步都非常艱難。
明仁宗是個重視文治的好皇帝,在他那一朝,李氏或許才有一些機會給李善長平反翻案。
但真正要給李善長追封王爵,可能要等到李氏勢位更高之時。
而且這世上有得便有失,李氏一家憑借臨安公主的身份得以免死,但外戚的身份同樣也限制了他們的前途。
只有等到臨安公主去世,李祺和臨安公主的孫輩那一代,李氏后人才能真正的無上限。
現在的李氏只能劍走偏鋒。
臨安公主不愿再想這些傷心之事,問道:“為何是此時呈獻此文?”
李祺指著文中的一段話,道:“雖然此文通篇都在講述‘待君以誠’的必要性和如何‘待君以誠’,但實際上這段話才是核心。”
臨安公主順著李祺所指看過去,內容大概是“朝中貪贓枉法之徒層出不絕,其罪深如汪洋、其惡重如山岳,前一批被殺者的尸體還沒有清理干凈,后一批死刑犯又送到了刑場”。
李祺眼底閃爍著寒意道:“古代有那么多君臣相合的故事,但是大明卻只有貪官污吏。
父皇這些年愈發嗜殺,是因為對臣下越來越不信任。
有人指斥父皇是暴君,甚至搬出孟子的君視臣如草芥,臣視君如寇仇之論。
而為夫則能夠給父皇一個讓他最滿意的答案。”
這才是半年來李祺鑄造的最鋒利的那把劍,在洪武朝可以肆意縱橫的神劍。
朱元璋最大的夙愿便是讓大明傳承萬世,朱姓子孫永坐江山。
而李祺寫下的那些注釋,雖然表面上是儒家學問,但內核卻是他運用后人智慧,參考古今中外統治術,再根據大明現狀,夙興夜寐、殫精竭慮而作!
每一字每一句,都是為了觸動朱元璋,都是為了增強大明皇權統治的合法性!
在這個時代,沒有人比李祺更懂,如何去討好一個封建統治者;沒有人比李祺更懂,怎么加強一個封建王朝的統治!
這是一盤從獲得大儒傳承就開始下的大棋。
先是讓臨安公主以情感人,目的是打通江浦到皇宮的通信,最終讓他的思想能被皇帝看到,而這些“有大明特色的新儒家”思想,才是他的殺招!
錦衣衛是朱元璋手中的刀,殺的是肉體,而他的新儒家思想則會是殺人不見血的另一把刀。
一明一暗,一文一武,衛翼大明江山永固。
“父皇看到這些,一定會召為夫進宮。”
“原來是為了進宮,可有大事?”
李祺摩挲著信件的紙張,沉聲道:“是為了刑部尚書楊靖之事,他參與了公府覆滅,還在江浦縣對我們下手,為夫自然不會放過他。
這些時日為夫探查到了一些消息,有揚州府安豐縣小民王五上京告狀,此案干系重大,涉及到五軍都督府、兵部、衛所,父皇必然會交給刑部尚書主辦,而這就是刑部尚書楊靖的死期。”
“難道是楊靖貪贓枉法?父皇一向最是厭惡這等事,若真有,他必死無疑,但……”
看著臨安公主欲言又止的表情,李祺笑道:“娘子你是想說,這件事為夫不能參與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