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更恨自己斬草不除根,一時猶豫,以至于有今日大禍。
他閉上了眼睛,任由錦衣衛將枷鎖扣在他的身上,府中下人以及家眷如水織流般被帶離。
夕陽的余暉照在他的臉上,耳中是女人、稚童哭泣嘈雜的聲音。
彌天大禍,一朝至。
楊靖突然想起了當日韓國公府七十余口也是如此。
他又想到,當初那些和自己共謀之人。
黑暗中有野獸顯出了鋒銳的獠牙,而獵物還懵然不覺。
呵……
嬴者顯耀,敗者亡!
至于王五、茹娘、楊葉這等小民,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況下,他們的人生命運就已經被決定,王五茹娘自然高呼天子圣明,楊葉則依舊在衛所種地,沒有妻子兒女,一生就如此罷了。
……
翌日。
李祺與臨安公主再次奉旨進宮。
馬車路過楊府時掀開車窗簾一看,朱紅大門上已經貼上了封條,沉寂暗啞,透出森然的味道。
夫妻二人亦步亦趨跟隨宮人入殿,恭恭敬敬的行禮,而后端正坐在奉天殿中。
沒多久皇帝太子都走近殿中,李祺能感受到朱元璋和朱標審視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這父子二人皆是人中龍鳳,在昨天李祺離開皇宮后,父子二人聊到了很晚,最終得出了同樣的結論——整頓天下文人的時機已到。
而李祺能不能真的接過這份重擔,就看今日考驗的結果。
“李祺,咱今日召你進宮,有件大事要吩咐你去做,你可能猜到是何事?”
李祺心念電轉,腦海中迅速閃過他寫下的“待君以誠”四個字,這一定是考驗,看看李祺是虛情假意,還是真情實意。
“回父皇,兒臣妄自揣度君上,實在有罪。”
李祺回到京城后,沒有恢復從一品的駙馬都尉爵位,但身上有從九品的散官,一個芝麻官中的芝麻官,也算是可以自稱臣。
朱元璋道:“你盡管說便是,臨安在這里看著,咱難道還會治你的罪不成?”
朱元璋話中的意思很明顯,之前你李氏涉嫌謀逆,朕都能因為臨安公主而放過你,更何況現在?
李祺這才恭敬道:“兒臣猜測是涉及蒙元舊俗之事。”
朱元璋有些興奮的感慨道:“沒錯!
大明建極二十四載,咱那么努力的教化百姓,但他們就是冥頑不靈,依舊有兇頑作惡,讓良善的百姓不能安心生活。
尤其是那些讀書人,咱大力宣揚朱子之學,倡導賢能之士,但他們還是前赴后繼的貪污腐敗。
咱揮起屠刀,卻始終殺不干凈,咱不明白,為什么大明的臣子就如此的頑劣不堪,不能造就。
直到你昨日一語點醒夢中人,咱突然恍然大悟,原來都是蒙元對華夏的污染太重了!
李祺,你有大功啊!”
朕這么多年的殺戮沒錯!
雖然朱元璋沒這么說,但李祺知道這就是朱元璋心中最想說出來的話。
由于生在元朝那種對官吏縱容到奇葩的朝代,所以朱元璋對官員抱有本能的惡意。
再加上沒有居中調和的宰相制度,大明是歷史上唯一一個皇帝下場和臣子肉搏的朝代,是君臣關系最緊張的朝代。
君臣雙方之間沒有互信,而始終將對方視作敵人。
朱元璋有開國的威望以及站在歷史人類頂端的權術手段,自然把士人當成豬狗一樣的殺。
但即便是他這么凌厲的手段,也改變不了士子的底色,殺了一批,上來一批依舊如此,甚至讓士子愈發抱團對抗大明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