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尚且有好生之德,李氏宗族逼迫孤兒寡母,使他們不能活于青天之下,這難道是仁嗎?
李德祖尸骨未寒,遺孀幼子便棄之不顧,甚至還要奪走家產,這難道是宗族的義嗎?
李氏宗族,鮮廉寡恥,滿是禽獸虎狼之輩,還妄稱什么詩書之族,簡直可笑至極。
爾等書生,今日能夠立于京城之中,求學于國子監之內,身著華衣,飽飲珍饈,難道也是踏著劉三娘子這等孀婦、李虎頭這等失祜幼子的尸身骨血而來的嗎?”
一言既出,滿街寂靜,誅心之論,莫有過者!
“你!你!你血口噴人!”
李祺愈發嚴厲道:“本官血口噴人?
心中尚存善念之人,便會憐惜寡母幼子不易,京城中的普通百姓尚且知道何為善惡,爾等讀了些書,將人肝人心都讀成了狼心狗肺,如此品行敗壞之輩,如何能相信你們,為官一任,施父母慈心!”
“駙馬爺說的好!”
“駙馬爺真是青天大老爺啊!”
“欺負孤兒寡母,真是讓人不齒!”
街巷兩邊,到處都是湊熱鬧的京城百姓喝彩之聲。
“噗!”
李祺厲聲呵斥,又聽到、見到周圍百姓的指指點點,與李祺對峙的學子竟直接氣的吐血。
這下不僅僅是周圍百姓的喝彩之聲更高,甚至就連李祺周圍的北方學子也紛紛然叫好起來。
“果真不愧是李師!”
“高揚往日自負善辯,如今還不是一敗涂地。”
“道理高下,一看便知,這便是李師曾說過四句教中,心中有惡,遂不知理的道理吧。”
陳英全程目睹這一幕幕,知曉雙方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這位駙馬爺天資縱橫,幾乎能夠從世間的每一件事中通曉道理,是“格物致知”的天才。
若非他地位還略高一些,他都想要拜入李祺門下了。
“不知這四句教是什么?”
“回侍郎話,這是李師曾對我等所言的善惡之論,也是斷案的根本。”
眾人相互對視,而后齊聲笑道:“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又像是故意向那些來者不善的南方士子道:“李師曾經說過,天下大事每發策略,天下之案每斷于堂,不在于循規按律,而在于能否使天下之人從善,小到一家一族,大到一省一國,皆是如此。”
陳英呢喃道:“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耳目一新,又似有天理,這等勝言,若是不能使天下人知曉,是天下人的遺憾啊!”
場外的老百姓聽不懂,但是場內都是深研理學的讀書人,怎么可能感覺不到,皆是臉色煞白。
高揚心知今日不僅沒能讓李祺丟臉,反而讓他揚名,更是氣惱,又是一口血噴出,臉色蒼白,“快走,這不是我們能對付的了的,去找老師。”
一行人氣勢洶洶而來,灰溜溜而走,一時成為笑談。
陳英上前拱手道:“駙馬有大才,四句振聾發聵,英遠不如也,今日再度揚名,位列天下大儒之日,為時不遠了。
只是接下來,駙馬要小心了,風霜刀劍,猶未可知。”
說到最后,陳英的表情有些意味深長,李祺微微瞇起了眼睛,“多謝陳侍郎,祺正唯恐不亂。”
【你在京城士子、百姓中的影響力再次增加了,個人聲望+1,當前聲望53。】
————
李文正公問曰:“萬卷經典,道道不同,豈正道一言以蔽之?”李子曰:“天下如風如水,吾持正道而行,吾心澄如明鏡,天下隨吾而行!”——《李子語錄》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機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