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義持當然明白,使者地位越高,說明越重視,先前他直接拒絕那位大明使者,也是因為鄭和只不過是個閹人,可現在就不好搞了。
“現在李君在哪里”
“昨天剛從港口下了船,今天正率領使團往京都來,說要來拜見日本國王,按照大明朝的體制,將軍您是僅次于大明皇帝的王。”
源義持深深踱步,他是愿意和明朝做貿易的,畢竟能賺錢,可那些不滿對明朝稱臣的守護大名,是支持幕府的根基,得罪了他們,他的將軍之位可能坐不穩。
“難啊難。”源義持嘆息幾聲,“去準備歡迎儀式,明朝使者來之后,帶到室町殿來。”
下人離開后,源義持望著殿外的湛湛澄澈青天,只覺風雨欲來,他這個征夷大將軍,難做啊。
前往港口迎接李顯穆的自然是鄭和,他臉上頗有幾分羞愧,“陛下對我寄予厚望,可我卻一事無成,此番回朝后,當向陛下請罪。”
“鄭掌印不必如此,陛下不會怪罪,如今日本國中情況,掌印不若將所知皆通講一番。”
鄭和清了清嗓子,皺起了眉頭沉聲道:“日本國中的情況比我們大明所了解的復雜太多。
李忠文公所言不虛,日本果真有名為天皇的皇帝,傳說中從上古神話時代就流傳下來,號稱是日本至高神天照的直系后裔,所以日本天皇是神,沒有凡人的姓氏。”
李顯穆無語道:“這不是抄襲先秦時期周天子無氏嗎父親說日本國本來是原始奴隸部落,是接觸了隋唐文化才一躍而為帝制,果真沒錯。”
鄭和聞言也沒忍住笑出聲,“正是如此,我們此番所去的京都,又名洛陽,是唐朝時仿照洛陽而建造,我第一次見到,還以為夢回大唐了,據說其中有許多唐朝時的舊物,是遣唐使帶回日本的。
日本最古代由天皇掌權,后來由公卿掌權,天皇就成了傀儡,后來公卿太腐朽了,下層武士暴動,就建立了現在日本的幕府政權,有點類似于魏武帝曹操用丞相府、魏國架空漢朝。
日本所有的軍事、政治、經濟都在征夷大將軍的室町殿,甚至天皇和公卿都在室町殿聽命。
不過日本有點類似于春秋時期,所以天皇還是很有權力和影響力的。
上一任日本國王源義滿想讓小兒子做下一任征夷大將軍,但當時他已經傳位給現在的日本國王源義持,于是就將小兒子引見給天皇,希望能夠得到天皇的支持。”
李顯穆明白,日本現在和春秋時期幾乎一樣。
天皇(天子)——幕府將軍(霸主)——守護大名(諸侯)——下層武士(卿大夫士)。
諸侯都看不上周天子,但周天子是正統,誰也不敢打周天子。
鄭國那個二愣子箭射周天子,結果之后諸國有事沒事就打鄭國,齊國和晉國當了霸主,還向周天子朝貢,日本也是一樣。
幕府將軍依靠下邊的大名、武士統治日本,但不可能取代天皇,無論是天皇、公卿、大名都不答應。
鄭和講到這里,躊躇了一下還是說道:“李學士,我能感覺到源義持很擔心懼怕
“下克上。”李顯穆沉聲道,“父親說過,日本下克上的文化很嚴重。”
鄭和一愣,而后感慨道:“李忠文公果真是學究天人,沒有來過日本竟然如此了解,日本下克上之事,比想象中還嚴重的多,”
“愿聞其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