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禮部沖突
陳英的兒子陳琦在陳英病逝兩日后趕了回來,李茂帶著人將靈堂早已布置好,他哭了靈又將訃告一一發出,和李氏不同,陳氏族人很多,在京中停靈后,他便要扶棺回家鄉了。
臨行前李顯穆見了他一面,這時李顯穆被皇帝任命為禮部侍郎的消息,已經徹底傳開,陳琦有些拘謹,李顯穆沒說太多,只說等陳琦回京后,便去公主府找他。
這讓陳琦心中大定,知道自己父親臨終前一定和李顯穆說了些什麼,父親去世,他沒了這顆參天大樹庇佑,現在父親又為了找了一顆更年輕的參天大樹,想到這里,陳琦心中方才落下的悲痛之情愈發濃重。
朝廷為陳英輟朝一日,贈禮部尚書,全了身后之事,陳琦扶棺回鄉,李茂攜妻子同隨返鄉。
白幡撤去,空留一座府邸。
大日悠悠。
京中依舊。
……
禮部衙門。
自被皇帝任命為禮部右侍郎后,這是李顯穆第一次入衙門理事,他一走進衙門,頓時便有不少人為他鞍前馬后的跑動,這一幕看的禮部尚書胡英大為不滿。
可他又不好發作,甚至他心中對李顯穆尚且有幾分發怵,當初被李顯穆差點逼入死局之事,還在他心中縈繞。
況且,李顯穆身上兼著內閣大學士之職,內閣如今已經漸漸演變成朝臣溝通內外的機構。
因為皇帝如今問政基本上只問內閣幾人,國家大事也只與內閣閣臣初步商議,有了眉目后才會召見外朝六部尚書。
在朝野中已經漸漸有人將內閣稱之為小輔臣,可見內閣權勢正在一步步上升。
縱然是他也不得不謹慎面對將二者合二為一的李顯穆。
李顯穆依照慣例前往拜見,拱手作揖笑吟吟道:“下官李顯穆拜見胡尚書,初入禮部,日后還望尚書多多關照。”
他笑吟吟的,恍若當初那些兩人間的那些不愉快全無發生過,倒讓胡英為之一愣。
稍傾才緩緩道:“李侍郎年少有為,倒襯的老夫垂垂老矣了,今日老夫便倚老賣老一回,這禮部衙門中有些人汲汲于鉆營,不將心思放在正路上,李侍郎可莫要被其所迷惑,以免誤了陛下的期望。”
李顯穆心中一冷,這明顯方才看到官吏在討好自己,于是心中不滿,在這里敲打幾句。
“有勞胡尚書提醒。”李顯穆依舊笑吟吟的,但嘴角笑意已經淺了幾分,“堂堂禮部清凈之地竟然有人汲汲于鉆營,不知去年京察時,為何沒有察出。”
這話就有些頗鋒利了。
京察會考察京中官員的各項職責完成情況,做得好升遷,做的不好黜落,每六年一次,幾乎每次都搞得人心惶惶,在明朝后期,這項制度就徹底變成了打擊異己的工具。
很多時候京察的官員并不愿意真的為難同僚,畢竟今日你主持京察,翌日你就是被京察的那個,官官相護并不少見,總要留個臉面。
李顯穆這番話就是直刺胡英面門,既然你說禮部里面有人汲汲于鉆營,那去年京察的時候你怎麼不說,現在又說這些,難道是以為我李顯穆便如同不堪造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