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
胡英話出口就有些后悔,果不其然被李顯穆徑直堵了回來,張嘴也不知道該說什麼。
“時間不早,下官先告辭了。”
李顯穆心中亦是頗為不滿,當初因為南直隸之事,這胡英想坑他一把,被他反坑回去,他都沒有計較此事,去沒想到胡英竟然還抓著不放。
今日本來準備冰釋前嫌,可卻沒想到胡英這麼拎不清,真是不知所謂,這等看不清局勢的人,也不必再給他留什麼面子了。
這般想著,他走回自己屋中,而后召集了自己的屬吏,雖然是空降禮部,可他并非全無根基,況且,李顯穆環視屋中眾人,在大明朝,哪里都不卻想要進步的人。
“諸位,本官今日初來乍到,這禮部事務繁雜,日后還需諸位用力,將朝廷布置下來的各項差遣做好,是也不是?”
“李侍郎所言有理,我等久在禮部,頗為熟悉部中之事,必能輔佐侍郎。”
屋中眾人眼中都有些興奮,盯著李顯穆好似頂著什麼可居的奇貨一般。
明眼人誰看不出胡英只不過是冢中枯骨,李顯穆才是前途冉冉,就連陳英臨終前都希望李顯穆以后能看顧一下陳琦,更何況他們這些人。
但李顯穆這里可不是什麼人都收。
他環視一周,而后再次朗聲開口道:“此番陛下升本官為禮部右侍郎,可謂恩典,本官欲要做番功績出來。
不欲因循守舊。”
這最后四個字出來眾人頓時心領神會,知道李顯穆這是在點禮部尚書胡英,看來方才二人相見的場面不太和諧啊。
“當初先父改革科舉,定下了如今分省定額的制度,本官倒是不欲有如今重大改變,只是在如今的內容之上,稍做變化而已。”
屋中眾人方才聽到分省定額都嚇了一跳,以為李顯穆真的要提出這種大變革,那事情可就大了,直到聽到后面才微微放下心來。
至于李顯穆要變革科舉的內容,早在傳出他要升遷禮部侍郎時,許多人就猜到了,畢竟誰不知道他的父親是李忠文公。
做兒子的既然坐上了禮部侍郎的位置,那就沒有不弘揚心學的道理,須知這天下心學已經不再如數年前那般孱弱。
在民間尤其是北方諸省中,正在漸漸成為顯學。
李顯穆若是貿然大改自然是阻力重重,可若是稍加修改的話,自然有人為他聲援。
所謂增添心學內容,實際上是用李祺來代替朱熹。
這就不得不提,科舉是有標準答案的,那就是圣人朱熹的話,不允許改動,圣人是怎麼說的,就要怎麼去寫。
四書五經作為科舉的標準教材,標準就標準在,朱熹注釋的每一句話都是圣經一樣的真理,有儒生如此評價,“從此以后不再需要去注釋圣人經典了,朱子已經將通天大道指了出來,后世的學生只要記住即可”。
這番話簡直和那個經典的“物理學的大廈已經基本建成,只剩下天上飄著的兩朵烏云,未來的物理學家只需要在上面縫縫補補即可”,在這番話說完后,其后一百年間,這兩朵烏云把號稱完美的物理學大廈砸了個稀巴爛。
而從后世來的李祺,也覺得這完美的理學簡直破爛不堪,于是借著理學的皮,要把它也砸個稀巴爛,朱熹用無數前人的注釋構建了理學,李顯穆則更省事,直接用朱熹的注釋開始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