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之前,許多人,包括他皇爺爺和父親,都在告訴他如何成為一個好的皇帝,他學習了很多,有權術丶有處理國政的能力。
但從來沒有人告訴他,在能力之外,君主更重要的是心,可他卻仿佛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他很聰明,幾乎瞬間就意識到,王者之心就是駕馭一切的終極!
等他回過神來,幾乎是不由自主的便向李顯穆躬身一拜,“表叔,還請教小侄,如何才能擁有一顆王者之心!”
李顯穆灑然笑道:“這就是一個很漫長的事情了,如果太孫愿意的話,臣可以慢慢教給你,就從這次征討蒙古的戰爭開始吧。”
和太子走的太近會引起皇帝的忌憚,但和太孫走得近則無事,恰好養成一下太孫。
兩人雖然差著一輩,但李顯穆其實只比朱瞻基大七歲。
李顯穆突然想到,朱瞻基說不準還活不過自己,畢竟三宮六院的皇帝,壽命普遍都不長。
朱瞻基肅然拱手作揖,“小侄叨擾表叔了。”
營地中吹起了拔營的號角聲,嗚咽著好似草原上最蒼涼的風。
……
從匈奴開始,北方游牧就一直是中原的心腹大患,斬之不盡丶除之不絕,這自然是因為從遼東到歐洲,草原是相連接的,永遠都有游牧民族會尋找到豐沃的草原。
北邊來來回回變幻著鄰居,可說來說去,不算漠南河套地外,其實也就是三片,東邊丶西邊丶中部,東部就是大名鼎鼎的呼倫貝爾大草原,如今這片土地在臣服大明的朵顏手中。
在北元分裂后,黃金家族統治的韃靼占據著中部草原,瓦剌占據著西部草原,第一次北征把韃靼擊垮后,瓦剌趁勢崛起,侵占了原本屬于韃靼的中部草原,這自然引起了大明的警覺,永樂十年大明就遣使要求瓦剌順義王馬哈木退出中部草原。
但吃到嘴的肥肉哪里有吐出來的道理,馬哈木無視了大明的訴求,于是就有了這一次的北征。
對于馬哈木這種行為,李顯穆的評價就是跳梁小丑,有種不讀書還非要參加科舉的美,但凡馬哈木讀過幾本書,就該知道,中原王朝剛剛建國沒多久,又國庫充盈的時候,戰斗力極強。
這個時候招惹中原王朝,每個游牧部落都會被打的滿頭包。
朱棣建立大明第二帝國才剛剛十年,跟著他一路靖難的三大營正處于巔峰,如今國庫又充盈。
現在的大明比朱元璋的大明第一帝國還強丶還可怕。
馬哈木哪有什麼勝算!
事實也不出李顯穆所料,僅僅一場遭遇戰馬哈木最引以為傲的蒙古騎兵就被朱棣的神機營打的抱頭鼠竄。
蒙古草原上的雄鷹感覺自己的翅膀還不是特別硬,很快就派來了使者乞降。
朱棣都被馬哈木這番厚顏無恥的模樣氣笑了。
“說戰便戰,說停便停,你家主子是個笑話,以為我大明也是個笑話不成,去告訴馬哈木,讓他親自跪在朕的面前,乞求投降,朕未必不能原諒他!”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