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二十一年,元月初一。
又是新年時,公主府里外染盡了紅,紅綢紅布紅燈籠,各色燈花高高掛起,李氏的孩子們在院中嬉戲,爆竹聲聲響徹耳中。
新年時節,已經不若數九寒天那么冷了,但時不時自北原吹來的寒風,依舊讓人忍不住盡力裹起厚衣裳保暖。
李顯穆已經坐在祠堂前一個時辰了,他有些呆愣愣的瞧著祠堂前的紅燈籠,有冬風吹過,燈籠就飄起來,待那股小旋風飄過,燈籠就落下來,周而復始。
府中早已是荒涼一片,只有墻角數枝寒梅凌寒綻放,帶著一絲生機。
就在方才,他剛剛祭拜父親的時候,得到了一個消息,“二十一臨安薨”。
永樂二十一年,臨安公主薨。
如今就是永樂二十一年,李顯穆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走出祠堂的,他在這里坐著,卻不知腦海中在想什么。
父親的逝去已經很久之前的事情了,十八年前,而現在,他的母親也要去世了,六十多歲的年紀,去世似乎也是正常的,可李顯穆從未想過。
他呆呆的坐著,良久,才緩緩從情緒中走出。
轉而想到了更關鍵的一件事!
今年是永樂二十一年,如果母親去世的話,那他就要守孝兩年零三個月,那就要永樂二十四年重新回到朝廷上,而如果他沒記錯的話,先前父親曾經傳遞過一次關鍵信息“二十四年帝崩”,在永樂二十四年時,皇帝朱棣就會駕崩!
在古代政治斗爭中,守孝是很重要的工具。
在永樂朝的實踐中,朱棣大部分時候都會選擇奪情,可李顯穆不一樣,他是無數人的眼中釘、肉中刺,他若是想要奪情的話,必然有洶涌的輿論壓過來。
無數思緒在腦海中翻涌,李顯穆也不知道哪一條才是正確的道路。
……
“穆兒怎么了?”臨安公主感覺李顯穆的狀態不太對勁,溫聲問道。
李顯穆聞言心中一酸,眼中忍不住紅起來,“母親,兒子沒事,二哥在外鎮守,數年未見,一家團聚高興罷了。”
臨安公主聽出了他話中的言不由衷,卻也沒再問,李顯穆既然不想說,那便不說。
新年煊赫熱鬧,李顯穆卻感受到了無比的孤寂,一想到這是和母親一起過的最后一個新年,他就深深為之悲痛。
李祺也嘆息著,但是有些事必須告訴李顯穆,尤其是守孝這種事,若是能提前準備,在政治影響力衰退后,很多事情就能保住,若是突然發生,必然會被打個措手不及。
“母親,這是你最愛吃的,快多吃些。”
“母親,這是兒子從南洋商人那里得來的,如今我大明沒有的稀罕玩意。”
“母親……”
臨安公主覺得自己兒子很不對勁,但又說不出來哪里不對勁,總之兒子在身邊盡孝,她很高興,平日里吃飯都能多吃半碗。
時間進入五月后,臨安公主的身體就不太好了,生了場病卻總也不見大好,李顯穆親自在母親身邊侍疾,朝廷上許多事,都漸漸交給其他人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