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李顯穆這么一打岔,朱高熾腦海中頓時多了很多想法。
“朕記得顯穆你曾經說過,對帝國叛亂不斷的邊遠疆域,最好的治理方法就是沐國公府永鎮云南的模式。
正是得益于你這個想法,朕才準備讓魏國公和韓國公鎮守南京。
現在朕有了一個新的想法。”
皇帝這番話讓殿中除李顯穆外的七人大驚失色,大明哪里有什么魏國公和韓國公?
下一瞬,所有人都齊刷刷的將目光投向了李顯穆。
朱高熾這才反應過來,笑道:“朕準備為徐達和李善長后人復爵,而后去鎮守南京祖地,看護孝陵。”
真要復爵!
李氏現在已經如此顯赫了,若是再復爵有了公爵爵位,豈非大明第一世家豪門了?
李顯穆見眾人都望著自己,擺手道:“諸位別看著我啊,我大哥李芳才是嫡長孫,復爵也不會落在我頭上。”
眾人當然知道李顯穆不會要爵位,這不是剛開國時期了,現在的大明政壇,拿了爵位還怎么在文官圈子里面混,最多只能做閑職了。
陛下對李氏可真是鐘愛啊,當初先帝為李氏昭雪,就很打太祖皇帝臉了,現在陛下還要為李氏復爵,真是把太祖的臉吊起來打。
可一想到李氏兩代扶龍,又多次冒死保下太子的儲位,心中頓時什么想法都沒了,這本就是李氏應得的。
朱高熾也笑起來,過了一會兒才擺擺手道:“朕記得之前明達你和朕說過一句話,邊疆是疆,海疆也是疆。
交趾布政司一直以來都不安分,若非如今建立在交趾的南海城,能夠通過海路互通有無,朕甚至有了將其棄置的心思。
如今是否可以派一個國公過去永鎮呢?
否則縱然有海路補給,朝廷依舊要耗損大量人力物力,往后十年,朕要修整內政,抑制武事,這些對外的征戰,基本都要停掉。”
李顯穆只略一沉吟便沉聲道:“臣覺得可行,只是南海城周邊兩百里,朝廷要另外委派一位鎮守總兵。”
布政使司衙門、鎮守國公、鎮守總兵再加上指揮使司,足以保證交趾的政治穩定。
政治制衡,無處不在。
防止地方坐大,是他這個中樞大臣的職責之一。
“那該派哪位國公去呢?”
李顯穆很從容道:“英國公鎮守京營自然不能去,定國公出自徐氏,魏國公已經鎮守南京,那定國公自然要留在京城。
只剩下淇國公和成國公,陛下屬意誰呢?”
朱高熾沉吟了下,而后緩緩道:“讓淇國公去吧。”
殿中眾人頓時一凜,誰不知道淇國公府一向和漢王勾勾搭搭,當初第一代淇國公丘福就幾次建言立漢王為太子。
鎮守交趾當然是國朝重事,沐國公府在云南幾乎是土皇帝,不遜色王府,但沐國公府在京城幾乎毫無政治勢力,被排斥在大明政治核心之外,也是事實。
這是約定俗成的政治規矩,在地方勢大,就不要再想染指中樞了。
為了彌補在中樞的缺位,沐國公府很積極和在京勛貴聯姻,以及往宮中送女兒為妃,歷史上張婉就是這樣嫁到沐國公府的。
而現在陛下是借著這件事,準備把淇國公府一系政治流放,以防止日后和漢王串聯生事。
那李顯穆方才說的那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