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這里。”
李顯穆指著輿圖一個個說自己的想法,聽的朱高熾和朱瞻基滿面興奮,心中本來還猶疑該不該真的拆分南直隸,現在聽罷立刻同意。
“明達當真是朕之寶也!”朱高熾重重一拍腿,心情激蕩,“今日之奏,朕都允了。
湖廣既然以洞庭湖為界,那邊遵循古道,設湖南、南北二省。
至于南直隸三分,南直隸西部,鳳陽為省城不合適,類比應天府,將其單獨劃出管理,朕會派一名宗王管理鳳陽。”
沒人反駁,鳳陽的確不合適,畢竟那里隱隱約約有成為“皇族監獄”的前景,永樂年間但凡凡事的宗室,基本上都被圈禁鳳陽高墻,包括朱允炆一脈后裔。
“南直隸西部,朕記得一向以安慶府和徽州府為重,便命之以安徽,以安慶府為省城。
東部橫跨長江,應當名之以江寧,但以蘇州府為省城,便命名為江蘇吧。”
一口氣說完后,朱高熾高興道:“至此我大明便有兩京一十九省了。”
朱高熾又望向輿圖,回想著李顯穆方才在其上的寫寫畫畫,越看越覺得很完美,“按照這樣劃分,朝廷可以穩如泰山了。”
朱瞻基突然想到了另外一個很嚴重的事情,“這樣劃分的話,諸省自然是沒有威脅朝廷的力量,不用擔心有人割據對抗朝廷,但若是有人造反的話怎么辦呢?”
但凡了解一點歷史就知道,漢朝當初地方比現在還要散,又幾百個郡國,就如同現在的府,力量更分散,但是隨著發展,朝廷還是發現太分散也不行,一旦有盜匪逃竄,沒有統合的力量就會處處受限。
巡撫也是這么出現的,省級三司互相牽制,導致命令不一,才會出現巡撫這種集權的封疆大吏。
李顯穆解釋道:“巡撫主管一省的民政事務,給予少量軍事事務,乃是真正的一省之主,布政使和按察使都算是他的下屬,但指揮使則不是下屬。
等到真有戰事,朝廷再委派一名軍事主官,將數省的軍權交納,諸省指揮使都聽從命令。”
李顯穆所說便是督撫制度,總督和巡撫的雙頭制度,二者之中總督地位更高,但權力實際上不大,只在戰時才凌駕于巡撫之上。
這世上從來就沒有完美的制度,督撫制度算是久經考驗的制度之一,朱高熾皺著眉細細想了許久,緩緩道:“分割諸省,而后巡撫常置,從本朝開始便成為定例,至于日后之事,便日后再談。”
眾人聞言便皆了然,當初巡撫制度也是臨時,而如今卻成為了定置。
“陛下,既然巡撫成為定置,那兼官便不再合適,不知該定為何等品級呢?”
“一省的布政使為從二品,巡撫乃是朝廷中樞所派,自都察院而出,名巡撫都御史,朕看列為從二品正合適。”
都察院長官是正二品的左右都御史,接下來是正三品的左右副都御史,現在皇帝一句話,就加了十九個從二品的巡撫都御史!
雖然這些巡撫都御史不在京中任職,但亦可謂都察院的一大驚變了。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