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收不上來,那朝廷就既虧了田稅,又虧了這一筆補貼的錢,這就是雙虧。”
朱瞻基一聽就知道自己想的太簡單了,收稅哪里是那么簡單的,想想也知道絕對收不上足額的稅,他打了個寒戰,望向李顯穆搖頭道:“是學生想的太簡單了,老師你按照你的想法繼續說吧。”
“其三,也是最關鍵的,改革。”
李顯穆的神色徹底鄭重起來,“陛下,臣知道當今許多大臣都畏懼改革。
但凡事不改不行,而且要時時去變,如果經常變,就可以一點點的改變,但如果一直不變,等到需要變的時候,便是挖心徹骨的劇痛。
這便是,病灶本發于微末之時,一開始只需要一幅湯藥,亦或休息一番便能好。
但拖著不治,病灶便愈發嚴重,到那時不用虎狼之藥,便回天無力,用了虎狼之藥,也只是延緩死亡而已!
已然無用!
如今大明走到現在,要建立一整套的制度,能夠讓后世君王能夠長安,這便是陛下的使命。”
“老師心中怕是已然有想法了,還請直接說出來吧。”
經過前面一大串的鋪墊,終于到了現在的處境,朱瞻基的所有好奇心和焦慮,都已經被李顯穆勾了出來。
“王朝要想長治久安,首要便是稅法,自日本白銀入大明以來,如今我朝稅法已然漸漸由太祖時期的實物稅,轉為白銀稅,其中好處,陛下想必非常清楚,這便是改革稅法的好處!”
朱瞻基沉著的點點頭,白銀稅的好處是誰都能看在眼中的,每年不知節省了多少損耗和浪費。
“但這不是結束,白銀稅法并不是所有地區都合適的,至少臣就知道,河南、甘肅、陜西等西邊省份,因為白銀稅法,其負擔就比江南沿海更重。
因為江南沿海地區商業氛圍濃厚,大量白銀都匯聚在那里,于是同樣一兩白銀,在江南沿海更不值錢。
但收稅時,收的卻是同樣的白銀,于是造成內地的百姓稅負更重,長此以往,豈非禍事?”
朱瞻基震驚道:“竟然有此事?”
朱瞻基是很聰明的,只略一思考就知道李顯穆所說乃是事實,立刻沉聲道:“看來稅法之事,也要因地制宜才行。”
李顯穆點頭道:“正是如此,臣建議讓當地巡撫多番傾聽民間的聲音,朝廷也要多派人前往,看看百姓的痛點是什么,知道問題才能解決。”
“朕明白了。”
朱瞻基臉色雖然很是凝重,但眼神中卻透著興奮,今天這才是有價值的交談。
他為什么喜歡和李顯穆交流?
因為李顯穆從來都不說那些之乎者也,也不說什么圣賢道德,而是每每能直指事件核心!
:<a>https://5141e448d.xyz</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