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義還想說什么,但卻被朱瞻基打斷道:“這殿中年過花甲的大臣不少,蹇卿說自己老邁,難道是讓朕將這些年過花甲的大臣都斥退嗎?”
內閣一行人中,楊士奇眼瞼微微顫動,他也六十多歲了,但他覺得自己身體還很好,正是為國家效忠的年紀。
蹇義這下不敢再說了,畢竟再說要得罪的人可就多了。
他想了一下,緩緩道:“吏部尚書之位至關重要,臣僭居此位二十余年,卻不能為國家選良才,臣請辭此位,往陛下恩準。”
這次朱瞻基沒有阻止,他本來也準備動一動蹇義的位置,如今由蹇義自己提出來,那再好不過了。
“唉。”朱瞻基嘆息一聲,“既然這是蹇卿再三所請,朕也不得不應下,只是請蹇卿萬萬不要再說那些請辭之語了,卿的忠直,先帝在時,每每同朕講述,朕離不開卿啊。”
朱瞻基提起先帝朱高熾,蹇義眼眶也有些紅,再次跪在地上,深深叩首道:“臣先前失語,臣謝陛下隆恩,不計臣之過失。”
朱瞻基和蹇義在這里君臣相知,可殿中氣氛卻陡然緊張起來,在緊張之中,還有一絲怔懵,有所恍然如夢的感覺。
如果他們沒記錯的話,今天來到這里,是為了反對內閣票擬的事情,結果一開始,兩大巨頭之一的戶部尚書就已經站到了內閣那一邊,又是一陣稱不上激烈的辯論,吏部尚書也直接認輸了。
不僅認輸,而且還要直接撂挑子,連吏部尚書都不干了,這到底發生了什么?
怎么就走到這一步了?
實話說,除了皇帝朱瞻基和李顯穆之外,就連內閣眾人以及夏原吉都搞不懂蹇義怎么突然就變成這樣了。
這就是人和人的不同,大部分官員最后就是覺得丟一丟臉而已。
但蹇義不一樣,他是個老頑固,死腦筋、一根筋,這種人一旦確定一件事就會矢志不渝,看起來最是堅強,最是不可動搖,但實際上這種人也是危險,一旦將他所堅持的真的打破,一下子整個人就崩了。
李顯穆正是了解蹇義此人的性格,方才才會出言襄助。
如今局面和他所預料的并無不同。
其他人則紛紛然凝目于蹇義身上,皇帝答應了蹇義辭去吏部尚書的請求,那就是說這個朝廷最重要的一個職位,現在出現了空缺!
誰會是下一任吏部尚書?
吏部左侍郎眼中瞬間大發光芒,按照慣例一般是從左侍郎轉正,那可是真正的天官之位!
掌握文官的考選、遴選、考功等事務,在沒有丞相制度的大明,是真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
即便是內閣有了票擬之權,吏部尚書也能與之抗衡。
殿中不少和李顯穆對立派系的官員心中皆有些惴惴,吏部尚書的職位可千萬不能落在李顯穆一派的人手中,否則那可真是無法無天了。
“蹇卿對下一任吏部尚書人選,可有推薦的嗎?”朱瞻基依照慣例,詢問上一任尚書的建議人選,當然,這僅僅是個建議而已,最終依舊是要廷議推舉,以及皇帝定奪。
蹇義此刻心中還有些失落,只偏頭環視了殿中一圈后,“惟陛下圣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