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最后一天,全世界的新聞媒體都報道了中國向伊?事情。
與以往不一樣,共和國不但沒有“藏著掖著”,還在新聞媒體“發飆”之前公布了合同的大致內容,只是出面的不是共和國政府,而是“中重公司”。
沒花一分錢,“中重公司”獲得了最佳的廣告宣傳。
當世界各國的電視臺報道相關消息時,都會提到在共和國注冊成立的“中重公司”,以及該公司的主要業務。
看到相關報道,紀佑國都不得不佩服+慕華的商業頭腦。
一份無關輕重的消息就讓全世界各大新聞媒體免費為“中重公司”做了最好的廣告宣傳,不但節約了上億元的廣告費,還使“中重公司”一夜成名。
只是,華夏大地上的1姓并不是很關心這件事情。
春節就要到了,大江南北、全國各地的民眾都在準備為過年做準備。該回家的回家、該旅游的旅游,誰會關心軍火買賣?
此時此刻,真真安心度假過節的恐怕也只有共和國的百姓了。
以20166年118日紐約證券交易所道瓊斯指數暴跌17%為標志的全球性金融危機愈演愈烈,正在肆意摧殘著各個國家的金融市場。
到20177年初。全球性金融危機已經發展到了不可收拾地地步。
導致金融危機迅速擴散地主要原因是各主要國家沒有像年那樣采取統一地救市行動。基本上各自為陣、各管各地。雖然還沒爆發全球性貿易大戰。但是隨著弗雷德里克上臺執政。率先升起貿易壁壘。貿易戰再所難免。
如果說西方國家已經進入嚴冬。那么共和國才剛剛感到寒意。
全球性金融危機爆發前。共和國借助“金融保衛戰”。成功擠掉資產泡沫。將股市指數控制在了合理地范圍之內。隨后。共和國政府出臺一系列刺激經濟發展地長期規劃。釋放出大把利好消息。趕在金融危機到來之前讓大部分國內投資者恢復了信心。刺激股市快速復蘇。將國際投資者擋在了大門之外。
短短數個月。共和國政府用強大地行政調控能力為迎接金融危機做好了準備。
如果說共和國地金融市場沒有受到影響。那肯定是假地。只是比起其他國家。特別是作為重災區地西方發達國家而言。共和國承受金融危機地能力更加強大。
關鍵不是政府出臺的救市政策,而是產業結構調整對經濟發展產生的強大推力。
數年前,紀佑國提出“產業結構調整”時,西方國家一致認定,共和國的經濟發展遇到了“人口老齡化”的挑戰,將“未富先老”,再也無法創造經濟奇跡,“產業結構調整”只是延緩了衰退到來的時間。
這個“論調”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非常盛行。
嚴格的說,共和國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人口老齡化”。
2015年,共和國的人口最后一次正增長。
按照人口學家的估算結果,就算共和國在20166年改變人口政策,除了允許獨生子女夫婦與農村夫婦生育第二胎之外,鼓勵有一定經濟能力地夫婦生育第二胎與第三胎,因為處于生育年齡的夫婦不再重視傳統生育觀念,巨大的工作與生活壓力使大部分夫婦選擇晚生少生、甚至不生,在20166年到2024期間,共和國的人口將保持“穩定”;從2024開始,人口逐步減少;“衰減”將持續20到30年,直到2050年左右,當人口總量降低到7到8右時,才有可能恢復正增長。前提條件是,共和國必須在此期間提高工業生產效率,增加國民福利,緩解普通家庭的工作與生活負擔,出臺更多的鼓勵生育計劃。越早采取相關行動,共和國才能越早穩定住人口數量。
人口問題不僅僅由數量產生,還由人口結構產生。
隨著現代醫療科技進步,人均壽命越來越長。20115年時,共和國的人均壽命為女性76歲、男性71歲。按照最保守地估計,到2050年時,女性的平均壽命將突破00歲,男性有望達到95歲。
人口減少趨勢不明顯,不是因為生育率提高,而是人均壽命延長。
雖然很多國家都面臨同樣的問題,比如德國在2年時就出臺相關法律,將法定退休年齡提高到65歲,并且鼓勵已退休人員重返工作崗位,但是共和國面臨的問題更加嚴峻,且延緩退休年齡,反聘退休人員只能解一時困難,長期效果并不明顯。
比起西方發達國家,共和國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優勢:尚未完成的城市化進程。
如果能夠在社會勞動力減少期間合理利用農村的剩余人口,就能很好的緩解壓力,為解決“人口老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