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佳林把申請表上交之后,就等待著核研所的回執。
顧然和米非凡在一起審閱著陸陸續續發來的申請表。
“核研所主動選了二十位符合條件的人選發出了邀請,同時面向整個科學院進行公開了申請標準。”
米非凡看著中科院核研所密密麻麻的申請報告,一時間壓力倍增。
院里面的熱情,顯然超出了他的預想。
不到一天的時間,郵箱已經積攢下來了上百封申請書。
其中絕大部分來自原子能、高能物理、量子物理和數學院。
“先從主動邀請的那二十個人開始?”米非凡問道:“我主動邀約的都是比較符合條件的,核物理相關領域,而且思維活躍,想法很多,很有創造力,而且普遍都年輕一些。”
顧然道:“沒事,也不是特別多,一個一個看吧。”
批改試卷的難度其實并沒有米非凡想的那么高,
顧然主要也就掃一眼,然后嘗試從中找到一些關鍵句子。
就像是文科考試一樣,別看寫的密密麻麻,實際上得分與否,很簡單。
米非凡按照顧然的要求,依次打開了所有申請信件。
顧然坐在他身旁,不到十秒就能看完足有兩三千字的內容,然后手指輕輕點了點桌子,示意查看下一個。
上百封申請書,在短短幾分鐘時間,就已經有十幾份被顧然淘汰了。
而米非凡甚至有時候都還沒有來得及看發件人是誰。
“這樣能看出來嗎?”
當一個被米非凡主動邀約的一個科研人員,被顧然十五秒鐘淘汰之后,
他終于是有些忍不住了。
顧然撓了撓頭,淡定道:“沒事,這只是第一次篩選,主要就是看看有沒有真正理解的,哪怕全淘汰了也正常,”
“第二次再根據能力進行篩選。”
米非凡只得按照顧然的要求繼續向下翻看了起來。
而顧然有些疲憊的看著極為雷同的內容,
實際上主動發送申請的人,很多都已經看懂了推演的過程,
但這實際上并不關鍵。
因為那推演的過程就像是一個題干,
你把題干再復述一遍,而不去做題,實際上是沒有意義的。
直到近六十份申請文件被無情的擱置到一旁之后,
這才稍微有了一些驚喜。
大概二十秒過去了,
顧然還沒有敲打桌子。
米非凡看了看發件人,然后又看向顧然:“這個可以?”
顧然皺眉看著內容,這一個申請文件顯然比其他的要更進一步,
在解釋了補充函數之后,也對這個函數在等離子湍流的應用進行了一定的假設。
雖然說猜測有出入,但卻給了顧然另外一個角度的新思路。
“這個有點東西,”顧然喃喃道:“補充函數的作用是對等離子體湍流的一些干擾情況進行統一,他這個更激進一點,是打算通過利用補充函數,來制造更大的湍流,來掩蓋微觀粒子層面的擾動。”
“雖然說聽上去有點破罐子破摔的感覺,但實際上也是可行的,而且更簡單一些。”
米非凡看著申請人和郵件的內容,也滿是贊許地點了點頭。
“這是應用物理研究所的曹思睿,滬上交大畢業,現在是趙章順院士的博士生,趙章順院士的老師是葉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