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敬兒親臨前線。
四陣中第一陣的兵士最先上陣。
其中不少兵士,已是接連清理了好幾天的守軍的阻障,不僅膽量有所增加,對怎么做才能最好地躲避守軍的投石、弩矢,也已有了較為豐富的經驗。一定程度說,已算是老兵了。
陳敬兒把他們中前幾天清障任務完成最好的,全都選出,報經李善道批準,分擢為各隊的隊正、隊副,或火長,——有本就是隊正、隊副、火長的,仍居其職,以用他們的經驗,帶領余下的兵士,能夠更快、更好地穿過敵人的“火力封鎖線”和完成摧壞羊馬墻的任務。
在這些有經驗的隊正、隊副、火長的帶領下,第一陣的五百兵士,為防備城頭的投石車、弩車,組成了松散的前進陣型,舉起半截船,做好了沖刺的準備。
但是,還不到他們沖刺的時候。
城壕很寬,填壕車沒法架橋,唯一通過的辦法就是游過去。
然也不能像游泳似地游,那么游的話就慢了。
采取的辦法是先以水性好的勇士,帶著一根長繩,泳到對岸,然后在對岸插下樁子,把繩子的那一端綁上。事先,繩子的這一端已綁在城壕的這邊岸上。
接著,摧壞羊馬墻的主力各團的戰士,拽著繩子游將過去。有繩子助力,游的就會快多了。
一個隊,一個繩子。
第一陣五百人,共是五個旅、十個隊。
一條繩子,四個勇士;每兩個勇士負責繩子的一端。
這就是總共需要四十個勇士。
這四十個勇士不是新卒,也都是陳敬兒三部中選出來的。
四十個勇士先行出發!
冒著大雨,他們迅速地向城壕靠近,離城壕還有百余步時,進入到了城頭投石車、弩車的射程。破開雨幕,矢石呼嘯!四十個勇士不顧不管,悶著頭,直向前沖。
到了城壕外,負責繩子另一端的二十個勇士,相繼躍入水中。奮力向對岸游去。
城頭的弓弩開始施射,嗖嗖的響聲不斷於耳。
好像是漫長的一段水路,又似乎很快,勇士們游到了城壕的對岸!從背上解下兩臂粗、一頭尖的樁子,揮起錘子,用力下砸。兩個人都沒受傷的,兩個人一起砸;受傷或死在了城壕中一人的,一個人砸。有先把自己負責的樁子砸好的,冒著矢石,趕去幫助還沒砸好的。
陳敬兒在城壕外岸,緊張地注視著他們的進展。
十根樁子,全砸好了!
城壕這邊的樁子,也被留在這邊岸上的二十個勇士砸好了。
“渡壕!”陳敬兒令道,同時下令,“快把傷員救過來!”
四十個先行的勇士,承受了城頭第一波密集的打擊,死傷了十余。
第一陣五百人,十個隊的兵士,以有經驗的隊正等軍吏帶頭,在督戰隊的催促下,頂著只能起個心理安慰作用的半截船,吶喊著,以減少內心中的恐懼,拼命快地向城壕沖去!
……
從上午賊兵開始過壕,楊得道等,一直在城樓待到羊馬墻被徹底摧壞。
賊兵相繼換了四個陣的賊兵上陣,付出了至少百余的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