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房是清河崔氏的定著六房之一,從其始祖崔瓊到崔信明,由南燕而至於今,已是第八代。
畢竟祖上為同一個祖宗,俱是清河崔氏的族裔,崔義玄和崔信明雖不認識,譜系一論,兩人卻也就攀上宗族關系了。崔信明自恃出身高門,盡管已成俘虜,被羅龍駒押來見李善道時,頗為倨傲。李善道現沒功夫多理會他,就把他交給了崔義玄,其若肯降,便留用之;若不肯降,看在崔義玄的臉面上,李善道交代,那就把他禮送出境就是。這些,且也無須多說。
卻說攻堯城期間,斥候兩次探到,有一支從安陽出來的騎兵,打著“李”字旗,徘徊在攻城戰場的一二十里外。這支騎兵,肯定仍是李大黃所率的偷襲趙君德的那支部隊。趙君德營只有四千步卒,李大黃還能突襲一下,李善道這一率主力到達,兵馬已達三萬,且李善道攻城之外,警備森嚴,借給李大黃十個膽子,他也不敢再來突襲了,因自始至終,他亦只是領著他那千數騎兵,在戰場外晃悠而已。到堯城被打下以后,斥候再探,他已率部西還安陽。
劉黑闥甚是惋惜:“賢弟,可惜沒把右一騎營也帶來。若是右一騎營也在,合蕭儀同營,四千騎,足能把李大黃這賊廝給兜住,包圍殲滅掉了!卻今只能任其遁走。”
打魏郡,主要是攻堅戰,騎兵基本用不上,故此李善道此回只帶了蕭裕一營。達奚神秀營與其也帶來,還不如把之留在武陽,多給其營些操練的時間,以盡可能快地提升其營的戰斗力。
“堯城已下,王德仁部前日也總算已到靈泉城外,接下來,我軍即是圍攻安陽。賢兄,李大黃及其所率之騎,咱們有的是機會將之殲滅,以為君德兄報仇。”李善道看著軍報,說道。
軍報是王君廓派人送來的。
定下了“如果武安郡兵南下,就以佯攻安陽,誘其深入之策,以先將其部殲滅”的戰法后,李善道這幾天,與王君廓之間書信來往不斷。王君廓往武安郡內遣了大量的斥候,加上王君愕在邯鄲的朋友的通風報訊,這支自永年出來的武安郡兵的動向,卻是被偵查得清清楚楚。
三天前,這支武安郡兵到達了邯鄲。
已經查探明白,其兵數共約四千,多是步卒,騎兵約近千騎,其主將系是武安通守袁子干。
又據王君愕在邯鄲的朋友的來書中言,袁子干的此率部出永年、至邯鄲,好像是因為一個叫劉之才的邯鄲士人的建議。王君愕倒是知道劉之才這個人,稱他是個“稍有智謀之士”。
劉黑闥問道:“賢弟,王君廓又報來了甚么消息?袁子干有沒有率部再南下?”
李善道搖了搖頭,說道:“暫時尚未再有南下,袁子干及其部,現還仍駐在邯鄲。”將王君廓的來書給劉黑闥看,說道,“王君廓此道來書中稟報的是,袁子干在邯鄲張貼榜文,招募壯勇,并請了武安軍府的鷹揚郎將到邯鄲與他見面,又遣吏下鄉,募集糧秣。”
劉黑闥大略掃了眼王君廓的來書,抬起頭,說道:“招募壯勇、邀見武安軍府郎將、募集糧秣?哎喲,賢弟,瞧袁子干在邯鄲鬧出的這番動靜,這廝還真是有南下來救安陽的打算?”
李善道命令帳下的楊粉堆:“再往安陽方向、洹水兩岸遣些得力精干的邏騎、斥候,務要將洹水兩岸控在手中。如擒獲到有袁子干遣來安陽的信使,速帶來我見。”
袁子干若是果真打算南下救援安陽,常理計之,他必定會先遣吏人與安陽城內取得聯系。李善道早是已慮到此點,因在攻堯城之前,他就已令楊粉堆多安排人手,潛伏在安陽城外一帶。
但直到現在,還沒有發現袁子干遣來與安陽城中聯絡的吏員。
楊粉堆應諾,立刻出帳,去安排此事。
前腳楊粉堆出帳,后腳魏征、崔義玄等進來。
魏征稟道:“明公,城內安撫諸務,都已布置停當;明公‘民年七十已上,皆除散官,凡縣之豪杰、俊秀,愿肯從附者,一概量才任用’的命令,也安排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