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首先,屈突通部的這數萬驍果,沒有被李淵得到,——放他們從陜縣渡河,向北入了河東郡,這些驍果將士固然到了河東以后,還是要轉往西走,回關中,可他們已經分散了,李淵已是沒法成建制的獲得他們,最多,他如果不怕費功夫,派人在河對岸等著,也許可以零零散散地得到部分這些歸鄉的驍果將士。話再說回來,就算得到了部分,建制已散,人皆思歸,在重新把他們的編制編好、將他們的士氣設法振作起來之前,也不會再有什么戰斗力了。
其次,這數萬驍果都放下了兵器,數萬件精良的鎧甲軍械,這是一筆很大的收獲!此外,又還得了良馬數千,這更是一個大的收獲。
再次,驍果沒有全都散掉,還留下了數千屈突通的親衛,這可絕對是一支精兵。
又再次,得到了屈突通的被迫投降,這也是一個很大的收獲。
屈突通兩朝老臣,現任隋官為左驍騎衛大將軍,是十六衛的主將之一,又是楊廣親令鎮守長安的重將,得了他的投降,管他是不是被迫,這對李善道的名望將會是一個不小的提升!
先獲隋之左御衛大將軍薛世雄,繼得屈突通,李善道現已是兩擒隋之大將。
——不得不再提一句薛萬均。把薛萬均留在弘農縣,的確是個好的決定。如果沒有他,不僅與唐軍這一戰,可能不好贏,并且屈突通部也可能不會這般輕易地就棄械投降。他是薛世雄之子,薛世雄也是隋十六衛的主將之一,亦只有他去招降,屈突通部的將士才會相信。
看完第二道捷報,堂中沒有外人,李善道高興的心情難以壓制。
他拈著捷報,下到堂中,轉來轉去,喜悅的心情流露於外,他哈哈大笑,難得的又罵了句臟話,說道:“他媽的!”接著開始夸獎張懷吉、源大師、秦敬嗣、薛萬均等,說道,“老子雖然身已還河內,這顆心,時不時的還在弘農!張老道干得好!敬嗣、萬均、源大師干得也好!竟然順利地擋住了唐軍,勸降了屈突通!知仁何在?老子要通報嘉獎!大大的褒獎他們!”
高興,不單單是因為上邊所說的得到的好處,并也是因為,秦敬嗣等阻擊李建成、劉文靜部這一戰,是他與李淵為首的唐軍的第一戰,旗開得勝,第一仗打贏了,這可不值得高興么?
杜正倫被王湛德找了來。
李善道把起草對秦敬嗣等的嘉獎令的命令,與杜正倫重說了一遍。
喜悅的心情,這時已得以稍許的平復,李善道摸著短髭,望了望堂外燦爛的冬日陽光,繼復下令說道:“告訴敬嗣,所得良馬,盡送貴鄉;所得甲械,他留下五千件,用以他在弘農擴兵,余者亦送貴鄉。屈突通親衛數千,若有愿留弘農者,其可留用之,不愿留而愿從屈突通者,也都送來貴鄉。再告訴王須達,陜縣,他暫駐之,等郭孝恪的傷勢好后,調郭孝恪接替他。另,令秦敬嗣、王須達,務必謹慎,不可因稠桑一勝掉以輕心,須防唐軍再襲!”
杜正倫一一記下應諾。
“授秦敬嗣開府儀同三司、虢州總管,督弘農、桃林、朱陽、長淵、盧氏諸縣軍事;授王須達開府儀同三司、暫領陜州總管。授羅龍駒上儀同三司,授薛萬均、張伏生、姚阿貴、高季輔儀同三司。授張懷吉朝請大夫、源大師朝散大夫,令張懷吉不必急著回來河北,先留弘農。”
從弘農回河內時,李善道尚未稱漢公,所以秦敬嗣等的散官、實職,都還是李密早前所授的那些。魏征、于志寧等的授官已隨李善道的“漢公”之自稱,而隨之得到了改變,但秦敬嗣他們那邊,李善道前時尚沒顧得上。借此機會,便將他們的授官一并正式收入“漢公”系統。
本軍的主將搖身一變,不再是別人之臣,自成一系,成為了“主公”,對於部屬們來說,確乎是好處大大。此前就是劉黑闥,也僅得李密“儀同三司”之授,當下,張伏生等已并為儀同三司,羅龍駒更高一等,位從四品,至若秦敬嗣、王須達,躍至開府,已正四品之勛官矣。
作為秘書,記性好是必備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