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公,我來問你,今欲與竇建德決戰,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蕭裕怔了下。
李善道所問的這個問題,已經商討過了。
他回答說道:“敢稟明公,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當然是誘竇建德渡永濟渠。”
李善道此問,其實還是作戰地點的選擇問題。在薛世雄提出的“不能攻城、須當將作戰地點選在對本軍有利的地方”這兩個建議的基礎上,李善道已經定策,暫將作戰地點選在胡蘇。那么,由此引出,當下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自就是把竇建德誘過永濟渠,引到胡蘇來。
“你覺得,竇建德會輕易地渡永濟渠么?”
蕭裕搖了搖頭,說道:“我軍才殲張青特部,竇建德現必把細,他恐怕不會輕易渡永濟渠。”
“所以,我就要先給他一個佯攻渤海郡,以降低他的警惕。”
蕭裕沒聽太明白,問道:“降低他的警惕?”
“如蕭公所言,在竇建德引兵三四萬,分向弓高、阜城,將脅我軍側翼和后路的當前此一形勢下,我軍若仍還攻渤海,確實有點假,料竇建德定然不會信之。但他既已不信,自以為看破了我的計謀,則他底下來,是不是他的警惕性就會不覺地有所降低,他就會有所放松?”
蕭裕思忖了會兒,將自己代入竇建德,說道:“的確有這個可能。”
“如此,豈不就不利於我接下來的用計誘他呢?”
蕭裕問道:“明公下邊還有計策?”
就“怎么才能將竇建德誘過永濟渠”此事,李善道和薛世雄、于志寧等已是討論過多次,但一直沒得出確切有把握可行的方案。李善道因此連著幾天晚上睡不著覺,自己也反復思酌。
費盡心思的,總算昨天夜間,才琢磨出了一套“連環計”。
這套計,為保密起見,不好當眾道出。
然對蕭裕,李善道是很放心的,他不但忠誠,且嘴嚴,加上他現又是出於關心戰局,私下詢問,一片擔心的心情可以理解,則卻不妨可告訴與他,便將自己接下來的打算與他大略一說。
蕭裕聽罷,拊掌贊嘆,說道:“原來如此!兵法云之,‘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明公此策,可謂深得其中三味!高明之策也。”
“公以為,我之此策,可以得用不能?”
蕭裕笑道:“明公此策真真假假,連環施之,如水到之渠成,竇建德必入彀中!”再次想到了李善道“假作真時真亦假”此言,又嘆道,“明公‘假作真時真亦假’此語,原是落在此處!”
……
軍報傳到阜城縣城中。
細細看罷軍報。